3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了独一味(002219,SZ)与美国Apexigen公司合作的抗癌药技术许可、商业化合作背后或现专利隐情。时隔一日,该事件随着独一味负责人、以及和同一家公司有合作的先声制药相关项目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独家采访之后,而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对于双方6日签订的这份关于“一种特定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人源化IgG1抗体‘APX004’(以下简称“APX004”技术)的《许可和商业化协议》”,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志平向记者表示,这一技术的相关专利Apexigen中美两国都有。然而当记者向其询问相关专利号时,段志平却改口称,这一技术是否具有专利保护还不太确定。实际上,此次独一味没有披露目前该技术究竟处于研究阶段,还是可以商业化的阶段。
同样暧昧不明的回应还来自独一味的董秘郭凯,其对于记者希望查询相关专利号的要求予以了拒绝,并告知《每日经济新闻》,明日公司将发布相关澄清公告,对是否具有专利一事做出回应。
不过,昨日独一味股价下挫3.69%。而记者独家获悉的专利合作信息及该技术的商业化背景也将进一步对独一味的此番合作进行剖析。独一味此次合作方并非VEGFR2相关研究核心公司,但确实有世界知名公司已经或正在投资开发类似产品,而此前,重庆啤酒作为一家没有任何生物医药背景的公司投资乙肝疫苗受到市场长期炒作,类似的是,世界知名企业也开发出相关乙肝疫苗产品。
“技术专利”云山雾绕
作为国内一家主营中药生产、开发的上市公司,独一味此番与美国Apexigen的合作理应在信息的披露环节尽可能详尽的告知投资者。
然而,作为合作核心的技术专利却始终蒙在了一层“雾霾”之中。
根据独一味发布的公告显示,双方签订的协议总金额达到了1380万美元,分别将在收到SFDA针对产品颁发的新药证书后和在SFDA颁发该产品生产批件之日起的一年内向Apxigen支付550万和780万美元。
但是记者查询了中美两国官方专利注册网站,却发现Apexigen方面均不具有任何专利或在申专利。公开信息显示:Apxigen只是一家名为Epitomics,Inc.的子公司,具有独家授权从事治疗癌症药物的研究,并对Epitomics,Inc.公司最初启动的产品项目进行发展和商用化,这当中就包括受体VEGF。而这层层转包的技术交易却未在独一味此次合作中被及时披露。
记者通过专利网站查询,目前Epitomics,Inc.在受体VEGF领域仅拥有两项专利,并没有独一味合作中所涉的“受体VEGFR2”。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如果要针对受体VEGF与受体VEGFR2所研发抗体,两项专利将是完全独立的。而此前先声药业和Epitomics,Inc.已经在受体VEGF的专利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可合作,并有专属性的保护,因此独一味通过许可所得的专利不太可能是针对受体VEGF,因此受到专利保护的可能性存疑。
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先声药业与Epitomics公司联合开发全球第一个抗VEGF的兔源单克隆抗体药物。而根据先声药业首席科学官、该合作项目牵头人王鹏博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先声方面可以确保当初与Epitomics公司交易的抗VEGF兔源单克隆抗体药物技术具有专利保护,只是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考虑,暂不方便公布。
“当初和这家美国公司签订的协议就对这些技术的许可进行了限制,也就是即使Epitomics公司再将这个技术授权许可给其他公司,这些后来的公司也无权进行抗VEGF的兔源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王鹏强调。
如果以先声药业方面的说法,那么Epitomics,Inc.所拥有的两项关于受体VEGF的专利便归其独家拥有,独一味此番不可能再被授权获得。而在Epitomics,Inc.相关专利文件中虽然部分提及VEGFR2,但都暂未取得有效专利。
不仅如此,独一味方面对于这一新技术的高度信心似乎也成了质疑的焦点。段志平表示,“Apexigen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晓东(音)作为业内研究癌症药物方面,是公认排名前几位的科学家。”似乎对技术的成熟度和权威性都颇有信心,不过记者发现,在美国专利库中包括有10000多个针对VEGF抗体的专利,而Epitomics,Inc.方面仅两个专利,似乎很难与该技术的核心研究者画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