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那些不遗余力增强在印度市场影响力的跨国制药巨头们,已重返并购市场,积极侦察着下一个大的并购机会。
有消息称,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公司和仿制药巨头梯瓦(Teva)公司,正与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本土制药公司Micro Labs单独进行着收购业务的洽谈。Micro Labs的国内销售额约为1100亿卢比。投资银行业人士称,Micro Labs公司的接班人已向Nomura寻求帮助,寻找合适的买家。
据消息人士透露,尽管这2家巨头都很感兴趣,但收购价格可能会让双方扫兴。虽然Micro Labs接班人Dilip Surana期望收购价能达到其年销售额的7~8倍,大概是8800亿卢比的估值,但潜在的买家可能不太情愿支付这样大的溢价。
据专家介绍,Micro Labs是一个很好的收购目标,因为它在跨专业领域--心脏病学、神经病学、神经精神科、骨科、妇科及糖尿病等专业领域内都有强大的本土业务。
然而,Micro Labs董事长Dilip Surana却否认有出售公司的计划。他说,"这纯粹是市场炒作,完全毫无根据。我们没有出售配方单元(formulation units)的计划。"葛兰素史克公司及梯瓦公司发言人称,不想就此发表评论。
根据最近华勇道(PwC)的一份报告,到2020年,印度制药行业的销售额有望达到740亿美元。
Micro Labs由G C Surana创立,现在由Dilip Surana及董事Anand Surana领导。该公司十分重视印度本土的业务,同时也在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3300多种不同阶段的产品注册。该公司拥有一支3500名医药代表的队伍,在印度排名前20,市场份额为1.8%,根据2011年12月IMS数据。
全球的制药巨头们已不再将收购仅仅作为一种工具来实现成本优化,而是作为一种手段来加强产品扩张,因为目前各大公司均面临着数种药物在成熟市场中的专利过期。(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