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殷格翰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2012年6月12日电 –-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和礼来公司(NYSE: LLY)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第72届学术大会上公布了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已在多个国家上市的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linagliptin),还是尚处于在研阶段的SGLT-2抑制剂empagliflozin*或新型基础胰岛素LY2605541,均在其对应的糖尿病治疗方面获得显著效果,引发与会者们的广泛关注。
利格列汀(linagliptin):三大亮点受关注
亮点一:联合治疗可达具有临床意义的血糖控制
来自针对linagliptin的一项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和一项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T2D)成年患者接受linagliptin联合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的治疗均可达到具有临床意义的血糖控制[1] [2]。
一项业已公布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壁报编号999-P)显示,与安慰剂加背景治疗相比,linagliptin单独与基础胰岛素联用与linagliptin与二甲双胍和/或吡格列酮联用在降低T2D成年患者血糖水平方面同样有效。Linagliptin治疗在第24周所产生的安慰剂校正的HbA1c降幅为0.65% (p<0.0001),而基线HbA1c则为8.3%,同时无体重增加或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增高[1]。HbA1c是糖尿病检测指标,可以反映最近两个月至三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基于第二项III期临床研究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壁报编号1044-P)显示,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高血糖患者随机加用linagliptin或格列美脲治疗104周之后,加用linagliptin治疗组相较加用格列美脲治疗组,患者在无体重增加和/或低血糖的前提下,达到HbA1<7%的比例更高(linagliptin治疗组为54%,格列美脲组为23%)[2],尽管两者均具有相当的对血糖控制的改善作用[2]。
亮点二:改善伴有较高肾功能下降风险患者的白蛋白尿
另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linagliptin应用于伴有T2D和较高的肾功能下降风险(基线时伴有某种程度的白蛋白尿)的患者,血糖水平相较基线水平出现改善、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相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33%(p<0.05)。UACR是用以评估肾功能受损的T2D患者的白蛋白尿的指标[3]。
此项回顾性分析纳入了227名伴有较高肾功能下降风险的T2D患者,后者来自四项随机、为期24周的研究,上述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接受了一种或两种降压药物的稳定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这两类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标准治疗药物[4]。Linagliptin不仅可降低血糖水平(第24周的血红蛋白A1c [HbA1c]相较安慰剂治疗的降幅为0.71%),还可使UACR相较安慰剂治疗降低29%[4]。HbA1c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检查指标,反映最近两个月至三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亮点三:亚洲患者同样有效且耐受良好
由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曾正陪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的一项针对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linagliptin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汇总数据分析显示,Linagliptin能够有效应用于血糖水平未获充分控制的2型糖尿病亚洲患者,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5]。
此项分析总共纳入来自4项RCT(疗程为期24周,之前是为期4周的洗脱期[如果适用的话]和为期2周的安慰剂导入期)的743名接受linagliptin治疗的患者和286名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的疗效数据[5]。
Linagliptin (5 mg每日给药一次)在美国以Tradjenta™ (linagliptin)为商品名上市,在欧洲以Trajenta™ (linagliptin)为商品名上市,而且已在全球其他国家上市,linagliptin作为每日给药一次的片剂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的基础上用于改善T2D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Linagliptin不应被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液或尿液中的酮体增多)的治疗。Linagliptin尚未被批准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在linagliptin治疗过程中,无需因为肾功能下降或肝功能受损而进行剂量调整[3]。
Empagliflozin*:持久降低血糖、降低体重的效果长达90周
此次在ADA上公布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研的SGLT-2抑制剂(empagliflozin*)单药治疗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应用于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达90周可降低血红蛋白A1c (HbA1c)、空腹血糖(FPG)和体重[6]。HbA1c是可以反映之前两至三个月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
在此项研究中,曾经参加过两项为期12周的empagliflozin IIb期临床研究中的一项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n=659)接受了额外78周的empagliflozin 10mg或25mg(单药治疗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或sitaglipti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Empagliflozin*是被称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新一代化合物中的一种,可提供不依赖于胰岛素的降低血液高葡萄糖水平(高血糖)的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阻断葡萄糖在肾脏的重吸收、从而将体内过多的葡萄糖经由尿液排出。该药降低HbA1c和体重的效果与β细胞的功能或胰岛素抵抗无关。
LY2605541:应用于1型和2性糖尿病可降低血糖水平并减轻体重
礼来和勃林格殷格翰还公布了来自两项针对其在研的新型基础胰岛素LY2605541的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基于1型糖尿病患者人群的试验结果显示,LY2605541相较甘精胰岛素与更为明显的血糖控制的改善(降低血糖水平)有关。在基于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的研究中,主要指标显示 LY2605541和甘精胰岛素在改善血糖控制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
在上述两项研究中,LY2605541治疗还与体重下降有关,LY2605541治疗组患者相较甘精胰岛素治疗组患者在体重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作为研究者,我认为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是激动人心的,这些结果显示 LY2605541可改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并可带来额外的效应,例如体重下降和在一天之内或在各天之间的血糖测定结果的变异度的下降,”Richard Bergenstal博士如此说道。Bergenstal博士在位于Park Nicollet的国际糖尿病中心担任执行总监一职,同时还是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临床医学系的教授。
关于糖尿病
目前在全球估计有3亿6千6百万人罹患1型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估计占所有糖尿病病例数的 90-95%。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在于机体无法适当地产生或利用胰岛素。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和礼来公司
在2011年1月,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和礼来公司宣布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代表数种最大的药物领域的四种化合物。这项合作整合了两大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的实力,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创新的坚实基础和礼来公司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创新研究、经验和作为业界先锋的历史相结合。通过携手合作,两家公司承诺致力于帮助糖尿病患者,并专注于患者的临床需求。更多有关合作的信息,请登录www.boehringer-ingelheim.com或 www.lilly.com。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是全球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之一。总部位于德国殷格翰,拥有145家子公司和超过44000名员工。自从1885年成立以来,这家家族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制造及推广各种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高治疗价值的创新药品。
作为公司文化的核心成分,勃林格殷格翰始终承诺担负社会责任,从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到关爱员工及其家属和在全球型营运基础上为所有员工提供均等的机会。互相合作和尊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所有努力的核心因素。
在2011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净销售额达132亿欧元,公司将其最大业务 -- 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的23.5%投入于研发工作。
更多信息,请登录www.boehringer-ingelheim.com
关于礼来公司
礼来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以创新促发展的公司,礼来公司正在通过其遍布全球的研发实验室和与知名学术团体的合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日益成长的制药产品线。公司总部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礼来公司致力于通过药品研发和健康信息的提供,为全球范围内最为急迫的医疗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更多关于礼来公司的信息,请登录 www.lilly.com.
关于礼来公司糖尿病产品
礼来公司在1923年上市了全球首个胰岛素产品,在此之后始终居于糖尿病医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今天,礼来公司通过研发工作和项目合作,致力于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诸多临床需求,公司具有涉及面广泛的、不断成长的后续产品线,并继续致力于为使患者生活得更好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包括治疗药物、支持项目等。
为了更多信息,请登录 www.lillydiabetes.com。
以上新闻发布包含有关(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论断,后者也是礼来公司现有理念的体现。但任何项目在药物研发和上市过程中均存在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无法确保将来的研究结果和患者经验与现有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也无法保证linagliptin必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关于这些以及其他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进一步的讨论,请参见礼来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的10-Q表格和10-K表格中的最新内容。礼来公司不承担对前瞻性论断进行更新的责任。
[1] BI/Lilly Data. Yki-Jarvinen H, Duran-Garcia S, Pinnetti 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agliptin as Add-On Therapy to Basal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Poster No. 999-P.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72nd Scientific Sessions. June 8-12, Philadelphia, PA.
[2] BI/Lilly Data. Gallwitz B, Rosenstock J, et al. Linaglipti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Glimepiride at Achieving a Composite Outcome of A1C Target with No Hypoglycemia and No Weight Gain over two Years in Mildly Hyperglycemic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on Metformin. Poster No. 1044-P.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 (ADA’s) 72nd Scientific Sessions®. June 8-12, Philadelphia, PA.
[3] Tradjenta™ (linagliptin) tablets. Highlights of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Initial US Approval: 2011.
[4] BI/Lilly Data. Groop P, Cooper M, et al. Linagliptin Lowers Albuminuria on Top of Recommended Standard Treatment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Poster No. 953-P.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72nd Scientific Sessions. June 8-12, Philadelphia, PA.
[5] BI/Lilly Data.ZHENGPEI ZENG,et al. Linagliptin is Efficacious and Well Tolerated in Asian Patients With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Poster No. 3059-P.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 (ADA’s) 72nd Scientific Sessions®. June 8-12, Philadelphia, PA.
[6] BI/Lilly Data. Woerle HJ, Ferrannini E, Berk A,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mpagliflozin as Monotherapy or Add-On Therapy to Metformin in a 78-Week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Poster No. 49-LB.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 (ADA’s) 72nd Scientific Sessions®. June 8-12, Philadelphia, PA.
[7]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National Diabetes Fact Sheet-2011. Available at: http://www.cdc.gov/diabetes/pubs/pdf/ndfs_2011.pdf. Accessed on: February 22, 2012.
[8]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 5th Edition: Fact Sheet. 2011.
[9]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 5th Edition: What is Diabetes? http://www.idf.org/diabetesatlas/5e/what-is-diabetes. Accessed on: February 22, 2012.
消息来源 勃林格殷格翰
第三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 | 2013生物制药工程论坛 2013年5月14-15日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