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为什么戒烟的人仍有高出常人的肺癌 发病风险?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美国波士顿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报告 说,他们在寻找肺癌早期指征的研究中发现,吸烟能造成人体基因功能异常,其 中部分基因会遭到永久性破坏。研究人员提取了85人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这些 人包括吸烟者、已戒烟者和从未吸烟者,并从这些细胞中分离出核糖核酸(RN A),以研究各种基因的表达模式。 研究人员分析后确认,在吸烟者中,有97种基因出现功能异常,导致细胞 解毒功能以及对呼吸道炎症、肿瘤等病症的抑制能力破坏,致癌基因的活动反而 有所加强。其中,重度吸烟者基因功能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 让研究人员惊讶的是,功能异常的基因在吸烟者戒烟两年后能基本得到修 复,但一些与肿瘤抑制功能有关的基因却遭到永久性破坏,其功能表达不能恢复 到正常水平。研究负责人之一的施皮拉·布罗迪说,这一发现为吸烟者在戒烟后 肺癌发病风险仍较高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施皮拉说,这项研究还为肺癌的诊断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肺癌患者早期 治疗的效果好,但迄今还没有早期肺癌指征检测系统,医生们并不了解肺癌的早 期指征,导致很多患者失去了治疗时机。 如果此项成果能在大规模研究中得到验证,今后可以通过检测患者呼吸道上 皮细胞基因功能的表达水平来探查早期肺癌,以使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 施皮拉还希望最终能通过检测咽喉上皮细胞来发现遭到破坏的基因,以减少采集 支气管上皮细胞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