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5年内,辉瑞、葛兰素史克、诺华等全球各大跨国制药企业在新加坡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在这些跨国制药巨头眼中,新加坡虽为弹丸之地,却能够提供最一流的基础设施、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一个富有朝气并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才团队。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新加坡药物生产的投资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而在最近几年内,其他企业则步葛兰素史克公司后尘纷纷开始在新加坡设立生产基地。2003年,辉瑞公司与先灵葆雅公司各自投资了数百万美元开始在新加坡生产原料药,诺华公司则花费了1.8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原料药生产基地,以生物化学及精细化工见长的瑞士龙沙公司在新加坡的生物制药基地的总投资额更是达到了2亿美元。
新加坡魅力
从表面上来看,跨国制药巨头在新加坡的这些投资举动有点不可思议。
从市场规模来看,新加坡仅仅拥有400万人口,不可能为这些制药巨头直接提供一个广袤的市场空间。从原料供应来看,这个小岛国本身也不可能像中国或印度那样得到充沛的原料供应。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新加坡也根本不可能具备有10亿人口的中国或印度那样的巨大的人才储备库。此外,新加坡本身也不是个省钱的场所——如果企业追求更低的运营成本,投资于中国或印度明显要优于新加坡;事实上,在新加坡设厂的成本已经和英国不相上下了。
然而,尽管对比优势是这样弱,新加坡还是吸引了跨国制药巨头趋之若鹜。
首先便是新加坡原料市场的生产基础设施已形成了一流的生产能力。当大量制药巨头将它们的生产基地从欧美国家转移到亚洲的时候,药品生产在这些企业中的地位也开始下降,对于任何一个跨国制药巨头的决策层而言,研发、销售、推广等工作已经至关重要,而生产性的事务已经不再是相对核心的工作了。由此,生产外包已经成为了制药巨头们的自然选择。然而,企业的核心产品仍必须自行生产以确保这些高利润产品生产的安全性。换而言之,企业只能放弃外包的想法而投资建设自己的生产工厂才能保证稳定的产量。在这方面,新加坡仍然具备其自己的优势,比如低人数高效率的工作团队等等。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生物医药科学主任Beh Swan Gin说:“难道去印度或中国投资办厂,就能节省资金?”他认为在其他国家或许可以在厂房建设上节省30%的费用,但在新加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厂往往可以相应少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这样一来,劳动力费用也就节省出来了。
其次,新加坡在基础设施之外还有其他优势:新加坡政治稳定40年历史中仅有3位总理,困扰亚洲大多数国家的腐败问题在新加坡几乎难觅踪影;新加坡的工作团队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而且以英语作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此外,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新加坡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生物医药生产和研发中心,如政策规定,投资新加坡的制药企业可以享受长达10年的税收优惠而且对新员工政府提供培训费用的补助等等,这些都对新加坡的制药产业都起到了激励作用。
不过,与全球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新加坡政府并不提供特价土地建设工厂,也就是任何企业必须根据当前市场价格获得土地,好在以市场经济原则进行土地交易本身也是制药巨头们顺理成章的习惯。这为企业间竞争营造了一个公平、良性的平台。
各大公司的选择
今年初,瑞士龙沙公司在新加坡新投资了一个大型生物制药加工基地,主要为生物制药业生产活性药剂成分。龙沙公司原先在新加坡已有投资,此次投资在公司首席执行官Stefan
Borgas眼里更有锦上添花的意味,因为新加坡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生物制药而言意义更为重要。龙沙公司目前为国际18家主要的制药商供应活性原料药品,新加坡这家制药厂的产量将占龙沙全球产量的四分之一。
鉴于亚洲生物制药市场的快速增长,龙沙公司一直希望继英国朴茨茅斯的生产基地之后在全球建立第二个生产工厂。然而,在新加坡设厂难免将遇到人员问题,也就是公司可能无法招募到有合适受教育水平的员工。为此,龙沙公司已经计划将一些新加坡员工派遣至英国进行培训,而这一切在资金上甚至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资助。
葛兰素史克公司是最早开始在新加坡从事药品生产的跨国制药巨头之一,在新加坡的运营已经有了22年的历史。在公司的高管看来,葛兰素史克公司与新加坡结下了深厚的渊源,新加坡在制药领域也的确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葛兰素史克公司最早在新加坡的工厂是雷尼替丁原料药的生产基地,如今,公司的多功能生产基地已经具备了生产流感疫苗Relenza原料的实力。与此同时,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新加坡的活动也从生产扩大到了研发。目前,公司正在建造一个疫苗生产基地与一个专门从事新原料药合成路线研究的试验工厂。由此,新加坡已经在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战略布局上扮演了“制高点”的重要角色,无论是用于临床研究还是产业化,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新加坡基地都能制造出相关的原料药。
上世纪90年代,辉瑞公司的生产厂还大多集中在波多黎各、英国和爱尔兰。随着形势的变化,辉瑞公司亟待在工厂的布点上作出战略性调整,新加坡由此成为第一选择。如今,辉瑞公司在新加坡的原料药基地已经拥有了3年的生产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辉瑞公司原料药生产的典范。自动化的管理流程、一尘不染的生产区域、明亮似机场商务休息室的控制车间、来自中印两国的熟练工人都成为辉瑞公司新加坡生产基地的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瑞士龙沙公司,驻足新加坡的原料药基地大多数为跨国制药巨头所投资,中等规模的企业似乎并不愿意在新加坡建立原料药的加工基地。为此,辉瑞公司新加坡基地的负责人认为,在新加坡建厂的确是个有利有弊的决定,而跨国制药巨头的体系和制度恰恰能解决其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制药巨头们都有一个完整的员工培训制度能解决新加坡当地缺乏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的问题,此外也能从中国或印度的分支机构中调派相关人员加以弥补。
的确,虽然新加坡是个高消费高成本地区,但制药巨头们的投资行为依然乐此不疲。当整个国家像一个公司那样被管理得井井有条之时,当政府成为支持跨国巨头投资行为的重要支柱力量之刻,新加坡生物医药行业的由此成为继电子和化工之后的第三大制造产业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