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网上购物,“网络药店”成为不少患者求医问药的首选。
英国媒体报道,凭借“物美价廉”等优势,网络药店越来越受到青睐,众多癌症患者也到网上购买他们的“保命药”。加拿大网络药店因此成为英国重症病人的新宠。
然而,网络购药的繁荣现象在引发人们对用药安全担忧的同时,也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置于尴尬境地。
患者求药为何另辟蹊径?网络购药该由谁来规范?
英国成新兴市场
总部位于温尼伯的“加拿大药品网”已经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医药出口机构之一。英国目前已经成为“加拿大药品网”眼中的新兴市场。
在这里,患者既可以购买到非处方药,也可以购买到不少处方药。比如,这家网站就出售用于治疗肺癌的新药Tarceva,不过网站会要求患者提供医师的诊断书或医生治疗的详细记录,作为申请购买药品的依据之一。
网站一名发言人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说:“英国到目前为止还不是我们的主要市场,每月只有少量英国客户。但这个群体在逐步扩大,我们认为这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结果。人们知道,我们的药品来自声名卓著的供应商,而且我们能够提供高效服务。”
由于美国药品的售价远高于加拿大,这家网站在美国患者中知名度不小。这家网络药店每天要向全球客户出售超过3000份处方药,其中绝大部分将被送往美国患者的手中。
美国总统布什曾试图禁止此类公司在美销售,但遭到参议员和公众反对,只得作罢。如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仍阻截数以千计来自加拿大的药品邮包。不过,美国政府11月初已经宣布,相关政策可能将有所改变,管理部门将把注意力集中在监管大规模的药物进口上,而对于这种经常是老年人以个人身份从国外购药的小邮包,有望放宽限制。对于依赖网络购药的美国普通患者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物美价廉
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英国癌症患者选择从网上订购药品,特别是新推出的药品。比如,针对肠癌的新药Avastin和治疗肺癌的Tarceva,都成为患者关注的目标。
英国治疗癌症的知名专家卡罗尔·西科拉不无忧虑地说,他的部分患者已经开始通过加拿大规模最大的网上药店“加拿大药品网”购买所需药品。
“这些患者见多识广,他们订购最便宜的药物,”他说,“我有一位患者,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女士,她需要用Tarceva治疗肺癌,但无法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体制内获得。”如果她到英国药店去购买,每片售价可以达到75英镑;但如果她在“加拿大药品网”上订购,一片药片的价格可降至35英镑。
西科拉分析说,现在的患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大多要求得到最新、最好的治疗,尽管那些最新、最好的治疗方式会被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认定为过于昂贵。
一方面,对使用新药物治疗癌症的需求在增加;另一方面,不少新药物或治疗方法还未得到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批准,也就意味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不会提供资助,而在药店购买又往往费用高昂。
比如,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还没有批准新药Velcade。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认为,这种药物一个疗程费用高达1.8万英镑,却最多只能维持患者数月生命,性价比甚低,不符合相关审批原则。
另外,对于抗癌新药Tarceva,英国国家诊疗标准化研究的全面评估恐怕还要等上一年。
“我们生活在一个轻点鼠标就能在数分钟内轻松买到机票的世界。因为政府机构的决定而导致你无法得到可能延长生命的药物,这种想法已不切实际。”西科拉说。
正如西科拉所说,即使一些新疗法或药物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以至于政府拒绝将其列为资助项目,但强烈的求生欲还是促使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这些药品。因此,网上购药渐热也就不足为奇。
如何监管?
在过去5年中,英国人上网购买的还是比较普通的药品,比如减肥药、缓解精神压力的药物或壮阳药。然而,随着越来越多重症患者到网上寻找“保命药”,英国医疗卫生部门对网上所购药物的用药安全更加担忧。
首先,不少癌症专家对是否所有网站都会真正要求买方出具一份肿瘤专家诊断书提出质疑。这也是他们规劝患者不要上网购药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癌症还是一种没有在医学上被完全攻克的复杂疾病,对治疗过程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药品应如何配合治疗服用、剂量应该是多少都相当讲究,而且这些药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副作用,一旦使用不当,甚至可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在临床观察下给患者服用。
英国癌症研究的医学主任约翰·托伊教授说:“患者在网上自己买药、自己治病的现象让人非常担心。任何希望(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治疗药物的患者应该向他们的医师说明情况,否则可能会影响他们正在进行的治疗,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署虽然已经注意到这一趋势,却对此无能为力。这家机构的一名发言人说:“我们也在担忧。患者们应该问问自己,他们的药品来自何处?我们知道,一些网站是合法的,但另一些网站则由不法分子经营。”
英国皇家药学会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建议患者如何辨别一个售药网站是否安全并得到合理监管,不过建议范围只适用于在英国注册的药房。该机构发言人说:“不幸的是,我们对在国外发生的事情没有影响力或发言权。我们只能警告民众其危险性。我们要说的很简单:别买。”(叶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