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年有1200多万人被狗或蛇咬伤或者被蝎子蜇伤,但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能力为这些人提供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的有效治疗主要依靠治疗血清1,但在需求最大的国家中,常常不能获得这种基本药物或支付不起其费用。
为了解决这一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创建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中国家扩大生产,帮助主管当局预测市场需求并加强管制能力。在1月10日,这一卫生机构将召集该领域内最杰出的专家以及受援国和捐助国、国际组织及制造厂商,商定全球行动计划。
不能确定所需的数量造成利润不够,所以工业化国家的治疗血清生产量正在减少。在发展中国家,可支付得起的价格是一个问题,而且产量也有限并常常不能达到有效和安全治疗所需的质量标准。据世卫组织估计,其增加治疗获取机会的计划将需要1000万美元的费用。
“我们需要加强地方生产厂家的能力并改善向边远农村地区提供药品的情况,”世卫组织主管卫生技术和药品的助理总干事Howard Zucker博士说。“现有的有效措施可拯救成百万人的生命。”
狂犬病是人体感染造成死亡的第十最常见原因。这种病的致死率为100%,但当使用治疗血清在接触后迅速获得治疗,又是100%可预防的。据估计,每年有800万人在接触疑似携带狂犬病的动物以后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几乎半数需要治疗血清和死于狂犬病的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狂犬病造成的所有人类死亡中,有99%以上发生在非洲和亚洲。
据记载,世界上每年被蛇咬伤和被蝎子蜇伤的人数接近500万(多数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其中50%至75%需要使用治疗血清进行治疗以免死亡、截肢或严重的神经疾患。受影响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农民和儿童。关于蛇咬发生率的现有流行病学数据,包括相关死亡率和长期致病率的情况,主要来自医院并因此对问题的真正规模估计过低。大多数蛇咬受伤者接受传统治疗并可能在无记录的情况下死于家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非洲蛇咬的抗蛇毒素生产厂家数显著减少。据估计,仅在非洲每年被蛇咬伤的人数达100万,造成2万多起死亡,而且神经系统后遗症造成的长期残疾和因坏死需要截肢造成的身体障碍发生率要高得多。
在世界范围内,治疗蛇蝎蜇咬将需要1000多万瓶抗毒血清,仅非洲估计就需要200万瓶。如果充分实施现行的接触后预防国际准则,每年估计将需要1600万瓶抗狂犬病血清。
鉴于治疗血清可得性方面的危机,国际上必须做出努力,便利向受影响的国家转让技术并解决分发(尤其是确保维持冷链)方面的重大后勤问题。此外,缺少关于对分泌毒液的动物叮咬正确进行医疗处置(包括适当使用血清)的知识,进一步影响了可获得的有限数量制剂的高效率临床使用。
世卫组织正在计划开展以下行动,将在1月10日的会议上进行讨论:
为治疗血清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制确定全球标准,供地方管制当局和生产厂商用作为指南;
举办区域教育讲习班,协助遵循生产操作规范的原则实施治疗血清生产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对检查人员和生产厂家进行治疗血清生产关键性参数方面的培训;
便利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以世卫组织在其它治疗产品资格预审方面的经验为基础,建立治疗血清资格预审办法;
制定关于预防、诊断和管理用治疗血清可治疗疾病的指导和培训材料。
1 治疗血清是一种药物制剂,含有针对一种或多种特定抗原的抗体。治疗血清的生产过程是分离从对有关抗原进行免疫接种并因此产生中和性抗体的动物(一般为马)身上收集的血浆。血浆汇集成数十升至数百升一批,然后进行加工以提取有效的免疫球蛋白部分。
摘自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2007/np01/zh/print.html
相关链接:狂犬病的实况报道(2005年12月修订)
狂犬病是一种动物病毒性疾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它可因接触受染动物的唾液(即咬、抓、破坏的皮肤和粘膜)传播给其他动物或人。一旦出现症状,狂犬病将对动物和人构成致命的威胁。
狂犬病的最初症状一般无特殊性,可能侵犯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在急性期,主要症状是功能亢进(狂暴型狂犬病)或瘫痪(哑型狂犬病)。狂暴型狂犬病和哑型狂犬病都会因麻痹最终发展到全瘫,并伴有昏迷,最终导致死亡。死亡一般都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在没有加强护理的情况下,死亡出现于疾病的前七天中。
发病率
在地球的很多地区缺乏可靠的有关狂犬病的数据,致使难以评估它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全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对狂犬病的负担进行了一次重新评估。根据这项调查,全球因狂犬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为55000人,大多数在非洲和亚洲的农村地区。每年估计有1000万人在接触了疑似狂犬病动物之后获得接触后治疗。
评估显示,尽管非洲狂犬病的公共卫生负担的估计数字(24000例死亡)比最初认为的要高得多,但是亚洲的这一负担则更为沉重(估计有31000例死亡)。亚洲也肩负着96.5%的发展中世界狂犬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主要用于接触后预防的费用为5.6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末和2000年初,西欧各国通过开展口服免疫接种运动(例如瑞士于1999年;法国2000年;比利时和卢森堡2001年,捷克共和国2004年)消灭了野生动物的狂犬病。这项技术有助于完全消灭西欧大陆狂犬病的贮主。在狗狂犬病为地方病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南非共和国和斯里兰卡),正在对狂犬病的口服免疫接种规划进行评估。在实施了改进人类接触后治疗和对狗进行免疫接种的规划之后,南美和一些亚洲国家近年来报告的狂犬病人类病例大幅度减少。
传播
在发达国家,狂犬病目前主要发生在野生动物宿主中,从这些动物疾病扩展到家畜和人。最近,在世界一些地区(美国和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成为流行的重要贮主。在北美,绝大多数记录的人类狂犬病死亡是由于感染了银毛蝙蝠狂犬病变异株。在澳大利亚,至少2人由于接触了过去未被认识的狂犬病毒而死亡。在南美,野生动物狂犬病,尤其是蝙蝠狂犬病日益增多。2003年,在南美,野生动物咬伤之后患该病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狗咬伤而患狂犬病死亡的人数。然而,在非洲和亚洲,狗继续为主要宿主,并且造成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类狂犬病的死亡。
人类感染狂犬病最通常的途径是被感染的狗和猫,野生食肉类动物如狐狸、浣熊、臭鼬、狼及食虫类和吸血类蝙蝠所咬伤。牛、马、鹿和其他食草类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尽管它们可将此病毒传给其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