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褚仁远教授领衔、眼科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京荣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们研发的近视眼手术微型角膜刀系统,已在99家医院中使用,并获得了欧盟许可证。
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原理并不复杂:把角膜剖开1/10左右的厚度,保留前部做瓣,用激光改造后部的弯曲度。但这手术对准星的要求极高:如果把眼睛比作“迷你照相机”,角膜就是镜头,平均厚度只有550微米,角膜刀的误差绝对不能大于2微米。褚仁远和他的科研团队不仅做到了,而且比美国、法国、日本等生产近视眼手术卫星角膜刀系统的行家里手更胜一筹。他们所发明的旋转式上皮刀,更懂得“拿捏”锋利度和速度的“分寸”,比原来的直线式刀片更安全高效;做瓣的动作也更利落,只需6秒,而美国同类产品需要30秒;中国自主研发的角膜刀,符合中国人的眼球特征。
我国的高度近视眼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简单地说,双亲均有高度近视,子代均为高度近视;双亲之一有高度近视,子代发生率约为50%;双亲表现正常,子代有发病的,其子女的发生率约为25%。而单纯性近视,即600度以下的低、中度近视,为多因子遗传,即遗传和环境对近视的发生约各占一半。青少年阶段,由于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如果处于视卫生条件不好的工作环境,又从事长久而紧张的近距离作业,则环境因素就成为形成近视眼的主要原因。从广义上说,大气的污染、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成分的失调和不符合青少年身体要求的教具等,均有影响学生近视发生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