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医药产业发生了三起超级并购案:辉瑞并购惠氏、默沙东并购先灵葆雅、罗氏并购基因泰克。并购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除了涉案金额(高达1500多亿美元)创下医药并购史新纪录以外,并购还打乱了医药工业之间已经存在的合作关系:并购方希望通过控制被收购方的股权和资产扩大自己的“地盘”,那么原先和被收购方存在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是否就成了局外人呢?并非如此,强生就是这样的第三方,它最近正通过系列动作表明自己的立场:强生不会对自己感兴趣或有关联的项目和资产不闻不问。
类克:不惜上庭理论
默沙东收购先灵葆雅后,强生表示将不惜代价,上庭挑战默沙东设的“反向并购”花招,以保住类克(Remicade)合资企业的利益。当然,如果经过谈判,强生能控制该产品的合资企业,或得到利益保证,或许它会放弃挑战。
并购发生以前,强生和先灵葆雅分享关节炎重磅药类克的销售,同时拥有该药第二代产品的共同开发营销权利。按照商业合作惯例,合作双方有任何一方被收购将会失去该产品和合资企业的控制权。所以,默沙东在并购先灵葆雅时特意做了反向并购的安排,即纸面上是先灵葆雅收购默沙东,合并后沿用默沙东的名字,以保住默沙东对类克及关联企业的相关权利。
强生认为,默沙东收购先灵葆雅是铁定的事实,不能因为并购合约的签法是“反向并购”就能掩盖先灵葆雅换东家的真相。按照事先签订的合约和国际惯例,只要合作方被并购,另一方有权获得合资企业或项目的控制权。所以,在默沙东宣布收购先灵葆雅后,强生有权控制类克,或至少拿到类克销售的大头。在业内人士看来,强生的强硬态度并非没有胜算,只要有可能,强生会尽一切努力,先兵后礼,最后与默沙东达成某种协议或庭外和解备忘录。
类克是市场热销的重磅药,对强生的业绩贡献不小。而强生偏好多元化经营,不喜欢做强强合并。因此,即使默沙东对先灵葆雅的并购仍未完成,强生也不会像辉瑞当年“抢亲”(从惠氏的AHP那里抢购沃伦?兰伯特)那样与默沙东争夺先灵葆雅,但也不会让默沙东在类克这一产品上得寸进尺,媒体正密切关注这一动态。
【析】强生就类克的控制权与默沙东理论应该占上风,此事并非由强生挑起,默沙东显然也有备而来,但强生没这么容易被忽悠。如果法官也认定默沙东吞并先灵葆雅的事实,强生的主动权和胜算应该更大一些。历年多元化的强生不看好强强并购,也不愿被这种模式所拖累或剥离优质资产。显然,强生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极为鲜明,或许它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果能如此,强生也算是幸运的,因为大公司并购后常会被美联邦贸易委员会等强令要求剥离部分业务避免垄断,这给强生控股类克产品和业务创造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