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药品市场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在推动跨国制药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上,这些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制药巨头从未停止过对全球市场扩张的步伐。根据IMS的数据,2008年全球7730亿美元的药品销售收入中,87%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然而,这些地区的销售增长目前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药价只有西方国家的25%
那么,制药业的增长潜力在哪里?答案就是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地区。这里拥有全球大约60%的人口,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而该地区的药品费用只与日本一个国家相当。对于成千上万的亚洲人来说,支付不起的药价是他们在医疗上的最大问题。
现在,日本卫材、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等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在这些国家“放下身价”,通过下调药价,刺激当地对药品的需求。卫材负责亚洲、大洋洲和中东地区事务的主管YasushiOkada表示,公司将至少在6个亚洲国家降低Aricept的销售价格。Aricept是全球最畅销的老年痴呆症治疗药物。虽然他没有透露卫材将要实施的降价幅度,但Okada表示,他预计销售量的增加会大大弥补药价下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Okada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按照现价销售,只有一部分有钱人能买得起我们的产品。我希望让更多的亚洲人能够通过降价收益。”
制药行业的首次调价行动始于去年。葛兰素史克首先表示它会在新兴市场下调其生产的大部分药品价格,使其低于西方国家的2/3。而在全球最贫穷的50个国家,葛兰素史克制定的销售价格只有西方国家水平的25%。
今年早些时候,葛兰素史克区域主管ChristopheWeb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预计今年在亚太地区的销售增长率将高达10%,而2009年的预期为9%。
今年1月,赛诺菲-安万特表示,它将在东南亚地区降低药品价格,此举可以帮助当地病人在某些药品(如抗癌药物Taxotere)上节省多达一半的费用。
未来5年增加900亿美元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协调员ShanthiMendis表示,这些举措对于保障公众健康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降低专利药价将只利于一小部分人。
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发表的一份报告,2005年,全球大约有25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相当于2美元甚至低于这一水平。而根据《柳叶刀》杂志2008年1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在中低收入国家,50%~90%的药品必须由病人自己支付。
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药品销售额总计达到908亿美元,这些地区具有很大的市场增长潜力。IMSHealth指出,从2009年起的5年里,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为首的17个经济体在药品上的费用支出将增加900亿美元。(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