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NIPRO公司对国内三家安瓿厂的收购有着不同程度的进展:给成都平原药业包装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收购款项已经到账;和重庆玻璃仪器总厂的协议已经签订,只待有关部门审批;对安阳昌达药用玻璃包装有限公司的收购也正在积极推进中。”日前,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以来,日本NIPRO株式会社不断在中国安瓿生产行业中“跑马圈地”,似乎是一场“地震”的前兆,引起国内药用玻璃行业的阵阵不安。
NIPRO公司布局中国目的何在?这三家本土安瓿企业缘何集体“出嫁”该日本企业?“一娶三”的跨国联姻将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时间,猜测、茫然、不安、警觉……五味杂陈的情绪开始在业内蔓延。
1 被收购的半壁江山
尚未完成的系列收购之所以会在业内引起不安,并不在于NIPRO一下子要把这三家安瓿企业收入囊中,而在于这三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特殊地位。
“目前这三家企业总计约有150台安瓿生产机器,大约每年能生产150亿支安瓿瓶。而国内安瓿市场总额约为260亿~270亿支,这三家企业总产量已经占到全国市场的50%以上。”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包装(镇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如成告诉记者,从2009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得益于新医改的药品市场放量,国内医药包装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上升,大部分药包材生产企业日子渐趋好转。
既然如此,在业内举足轻重的三家安瓿生产企业缘何在此时拱手让出市场,选择合资这条道路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安阳昌达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凤珍很无奈地表示:“谁没有民族情结?只是这个行业实在太难做了!”陈凤珍说,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近年来药用玻璃包装生产企业越来越多,恶性竞争导致市场环境越来越差,同时天然气、物流运费等大幅涨价,而药品及药包材价格在不合理的定价机制下却“按兵不动”,尤其是药品降价,药企必首降包材成本,给安瓿生产企业带来了极大压力。另外,作为曾经的国有企业,安阳昌达人员结构老化,负担沉重,在行业整体向好的情况下,该公司却到了“维持职工最低工资”的地步。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重庆北碚。它曾经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四大国有药用玻璃厂之一,如今,由于体制之囿,及外部生存环境恶化,重庆北碚的发展亦举步维艰。同时,在风起云涌的新城规划及旧城改造大潮中,重庆北碚面临搬迁,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
与上述两家企业不同的是,只有30年历史的成都平原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它在成本控制方面却与前两家有着同样的困惑。“天然气价格从1.7元涨到了2.4元左右,物流运输费用也上涨了20%~30%。”成都平原公司总经理李思说告诉记者,该公司每月仅在天然气涨价方面增加的成本就高达100万元。但对于NIPRO的收购,李思说却表现得相当高调:“我们不是把企业卖了,而是和NIPRO公司进行合资。”她表示,成都平原旨在通过与NIPRO的合资来提升自身产品品质及技术实力。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我国安瓿产品的质量水平,并引进相关节能降耗技术,以降低药玻生产的单位能耗。
尽管三家企业各有说辞,但业内却有不同看法。“作为国有企业,重庆北碚的发展受到体制的制约,借助合资也势必痛苦而犹疑。而作为民营企业,安阳昌达及成都平原均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选择把企业变现或许是其合资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2 神秘的NIPRO公司
在这三起并购案例中,股权结构及合资方式成为业内议论及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成都平原药业药包材资产评估值达1.5亿元人民币,安阳昌达资产评估值约为1.7亿元人民币。”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对三家企业的并购中,NIPRO均处于控股地位。
成都平原公司董事长平玉岩坦承,在NIPRO和成都平原的并购中,NIPRO所占股权为60%,作价7800万元人民币。而重庆北碚及安阳昌达均含糊其辞地表示,日方处于控股地位。“这是日方收购的首要条件。”重庆北碚新任厂长谭志强说,根据草签的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在重庆兴建新的合资工厂。
那么,NIPRO公司到底是怎样一家企业?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其收购上述三家安瓿生产企业目的何在?今后它还将有怎样的举措?
据了解,NIPRO是一家总部在大阪、分部在东京的上市公司,其产业涉及范围很广,主要三大支柱业务为医疗器械、药品、器材。“在药包材方面,该公司是NEG玻璃管材的总代理商,并和知名药包材研发生产企业浪越有合作关系,拥有西林瓶生产业务,但没有生产过安瓿。”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