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制药业普遍处于动荡之中,员工的“饭碗”岌岌可危,人力资源部门忙于起草解雇通知。2011年制药公司共裁减了数千个职位以应对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风险。FiercePharma的报告列出了裁员最多的10家公司,并包括了具体裁员数、裁员日期和原因。
默克公司(Merck)在2011年的上万人的裁员引发了一系列公司的裁员行为。这家美国制药巨头的裁员举动显示出了整个制药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一批大牌药的专利到期,而随着业务增长又急需资金。与此同时,亚洲医药劳动力的兴起使得药企从美国和欧洲转移至低成本的地区,如中国和印度。这一点在诺华(Novartis)的裁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历史总是在重复。2009年默克(Merck)和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以及辉瑞(Pfizer)和惠氏(Wyeth)的合并都引发了大裁员。而2011年赛诺菲(Sanofi)因巨额收购健赞(Genzyme)也进行了裁员。不过,很显然,这家法国制药巨头的很多员工是因为抗凝药Plavix的专利即将到期而收到了解雇通知。
公司 裁员数 宣布日期 裁员原因
美国默克(Merck) 12,000-13,000 7月29日 降低成本,专利悬崖
辉瑞(Pfizer) 约4,220 2月1日,9月 研发削减,欧洲药品定价,专利悬崖
诺华(Novartis) 2,000 10月25日 转移业务至亚洲,欧洲药物市场下滑
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 1,900 1月26日 在研产品线的困境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1,550 12月7日,10月7日 仿制药竞争,定价压力
梯瓦制药(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200(传言还另外裁员 1,000-1,500) 1月,11月(未证实) 生产减缓,合并后节省成本
赛诺菲(Sanofi) 至少700,极有可能上千 3月,11月 业务精简,并购,专利悬崖
强生(Johnson & Johnson) 不超过1,000 6月16日 心脏支架的停产
卫材(Eisai) 美国600,其它地区300 3月7日 新的仿制药的竞争+销售无增长=重组
拜耳(Bayer) 至少540 5月27日 市场“灵活性”
公司:美国默克(Merck)
总部:美国新泽西州怀特豪斯站(Whitehouse Station, NJ)
宣布裁员数:12,000-13,000
宣布日期:7月29日
裁员原因:降低成本,专利悬崖
2011年,默克计划减少15亿美元的支出,由此引发了上万人的裁员。这家制药巨头以支持未来业务前景的名义试图保留研发队伍,因此裁员集中在行政部门,并因出售和关闭工厂裁减了不少制造部门员工。不过,据Xconomy报道,该公司位于南旧金山的RNA研究实验室还是裁撤了50个职位。
去年7月,默克公司宣布裁员一万两千至一万三千名。《华尔街日报》估计,自2009年该公司收购先灵葆雅后,加上这次裁员,总裁员数占公司总员工的30%左右。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但大规模的裁员可以使公司在斥资收购后财务报表看起来漂亮一点。除了因收购裁员,默克还不得不通过裁员减少开支,以应对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的过敏和哮喘药物顺尔宁(Singulair)今年8月到期后收入的减少。
公司:辉瑞(Pfizer)
总部:美国纽约(New York)
宣布裁员数:约4,220
宣布日期:2月1日,9月
裁员原因:研发削减,欧洲药品定价,专利悬崖
与默克不同,2011年,辉瑞旨在通过裁减其研发业务来削减开支,希望能够减少15亿美元的研发预算。这家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正在重新调整它的研发重点,计划关闭位于英国三明治(Sandwich, U.K)的研发机构,该处曾开发了伟哥(Viagra);另外,还将公司的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东部的研发机构搬至马萨诸塞州的剑桥(Cambridge, MA)。去年2月1日,《诺里奇公告报》(The Norwich Bulletin)报道,辉瑞计划在康涅狄格州的新伦敦(New London, CT)和格罗顿(Groton, CT)裁员,未来18个月内裁员总数可能为1,100名。而同一天,英国的《卫报》(The Guardian)报道,公司计划关闭位于三明治的实验室,预计裁员2,400名。
当然,辉瑞非常需要关注它的预算。去年11月,公司的超级重磅药物降脂药立普妥(Lipitor)失去了专利独占权。而2009年辉瑞以680亿美元收购惠氏也成为其裁减上万名员工的动力。
在营销方面,事情也不尽如人意。由于欧洲各国政府的药品降价措施,据报道,辉瑞在西班牙裁员220名,在德国裁员500名,裁减的都是受到影响的销售和行政职位。一般情况下,裁员总数发生在美国和欧洲,因为相比新兴市场,在那里公司的业务始终停滞不前。
公司:诺华(Novartis)
总部:瑞士巴塞尔(Basel, Switzerland)
宣布裁员数:2,000
宣布日期:10月25日
裁员原因:转移业务至亚洲,欧洲药物市场下滑
去年10月,当诺华计划裁员2,000名时,这家瑞士制药巨头的CEO Joe Jimenez将其归咎于疲软的欧洲药品市场。诺华希望籍此能够节省下每年2亿美元的开销,但是裁员在瑞士引发了一系列员工抗议活动,在大型药企裁员中屡屡成为牺牲品的科学家们也愤怒地抗议裁员计划。诺华正在将其开发工作转移至亚洲和全球其它地区,所以在美国和欧洲的研发人员不少都收到了解雇通知。
瑞士媒体称诺华实际裁员总数为2,500名,明显高于该公司预计的2,000名。不过,诺华并未对这个数字进行确认。
诺华计划关闭的机构包括:位于瑞士巴塞尔的神经科学药物研发组、位于瑞士尼翁(Nyon, Switzerland)和意大利的两个生产厂。此外,据报道,诺华还将裁减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研发人员以及英国的一些员工。然而,与此同时,据《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报道,诺华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建立了一个新的研发中心,该研究中心紧邻麻省理工学院(MIT),初期投入为6亿美元,计划在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
公司: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
总部:美国伊利诺伊州雅培园(Abbott Park, IL)
宣布裁员数:1,900
宣布日期:1月26日
裁员原因:在研产品线的困境
2011年1月,雅培宣布开始一个大裁员计划,称不利的监管环境导致其计划裁员1,900,员工总数的6%。现在雅培这个庞大的医疗公司正在计划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实体:一个专注于药品,而另一个专注于其它医疗产品,这必将引起公司进一步的动荡。
事实是,虽然医药业务分拆的消息在一些投资者听来是美妙的音乐,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制药行业裁员的现实。新药开发的高风险不可能会有所下降,当FDA指出雅培公司实验性牛皮藓治疗药物briakinumab需要更多的数据后,雅培意识到了这个高风险,于是在2011年1月撤回了该药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上市申请。
今年对雅培来说可能是历史性的一年,公司将进行分拆,但是对于该公司的员工来说,极可能会焦虑地揣测这个巨大的变化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
总部:英国伦敦(London)
宣布裁员数:1,550
宣布日期:12月7日(1,150),10月7日(400)
裁员原因:仿制药竞争,定价压力
2011年,阿斯利康的几个主要品牌如抗精神病药物思瑞康(Seroquel)的专利过期,与此同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欧洲,政府出台定价政策打压药价,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制药巨头对其业务的经济状况进行反思,继而挥舞起裁员的大斧,裁减了一千多名销售和市场人员。去年,该公司宣布在美国和欧洲共裁员超过1,500名,同时在新兴的中国市场建设它的团队。
去年12月该公司宣布在美国裁减1,150名销售人员,这个数字几乎是它在美国销售团队的四分之一。阿斯利康在临床试验中屡受挫折,缺乏可上市的新产品,而思瑞康和胃酸药耐信(Nexium)的仿制药又在蚕食它的销售额,所以公司将不再需要那么多销售代表来支持它的产品。
去年10月,阿斯利康又再次在美国裁减了400多名销售和市场人员,并称是仿制药的竞争和定价政策导致了这次裁员。该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Wilmington, DE)裁员最多。
公司:梯瓦制药(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总部:以色列
宣布裁员数:200 (传言还另外裁员 1,000-1,500)
宣布日期:1月,11月(未证实)
裁员原因:生产减缓,合并后节省成本
2011年初,FDA发现梯瓦在美国加州的工厂在制造麻醉药物异丙酚违反规定,之后,该公司关闭了该工厂,裁减了不到200名员工。去年末,又有传闻称,这家以色列公司在欧洲和美国裁员多达1,500名。
为何会有如此大规模的裁员?
其中一个原因,就如同去年12月The Globes指出的那样,在10月份以62亿美元收购Cephalon后,梯瓦期望能够节省5亿美元的开支,而裁员可以帮助梯瓦达成这个目标,尤其是裁减Cephalon的仿制药业务部门。而Cephalon自身也曾因收购而被迫裁员。2010年,Cephalon收购了瑞士仿制药公司Mepha。Mepha在被收购前夕雇用了620名员工,Cephalon深受其害。梯瓦公司在美国一名女发言人向Daily Local 澄清了有关该公司裁员1,500名的传言,称现在就因合并而进行裁员为时过早。
公司:赛诺菲(Sanofi)
总部:法国巴黎
宣布裁员数:至少700,极有可能上千
宣布日期:3月,11月
裁员原因:业务精简,并购,专利悬崖
赛诺菲正在摩拳擦掌,以应对重磅炸弹级药物抗凝血药波立维(Plavix)专利过期后带来的损失,以及消化斥巨额收购来的健赞(Genzyme)。作为公司试图精简业务的措施,大规模的裁员势在必行,或者很可能已经发生。
法国《论坛报》(La Tribune)在去年3月报道,称赛诺菲正在按计划重组其欧洲的业务部门,并裁员700人。该报援引路透社(Reuters)的评论,称赛诺菲在欧洲的子公司将由2011年初的30个精简为10个。然而,去年11月Pharmalot的消息称,由于公司合并了健赞公司,赛诺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还将裁减上千名员工。计划包括因波立维专利过期而需要减少心血管部门的员工数,以及精简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和马萨诸塞州的研发机构。
最近几年,赛诺菲已经裁员9,000多名。不过,今年才有可能是该公司裁员最多的年份。公司CEO Christopher Viehbacher说,他希望每年能够节省下29亿美元的支出。
公司:强生(Johnson & Johnson)
总部:美国新泽西州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 NJ)
宣布裁员数:不超过1,000
宣布日期:6月16日
裁员原因:心脏支架的停产
2006年,强生公司的Cypher支架声称占据了51%的市场份额。然而,到2010年,由于低价替代品的竞争和心脏支架置入的下降,该产品的市场份额迅猛跌至16%。去年6月,强生公司宣布旗下科迪斯公司(Cordis)将自全年底停止生产Cypher和Cypher Select药物涂层支架。公司表示,这一举措将导致裁减1,000个职位,并关闭2家工厂。
根据路透社、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其他一些媒体的报道,停产将导致强生公司每年减少500-600万收入,但仍势在必行。这些媒体都指出,停产可以使强生/科迪斯公司将注意力集中在诊断业务和非心脏支架上。
公司:卫材(Eisai)
总部:日本东京(Tokyo)
宣布裁员数:美国600人,其它地区300人
宣布日期:3月7日
裁员原因:新的仿制药的竞争+销售无增长=重组
去年3月初,卫材宣布,到2015年它计划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裁员900名以精简机构和保持竞争力。然而,短短几天之后,卫材突然宣布它将加速裁员计划,并且明确大部分的裁员将发生在美国。正如彭博社(Bloomberg)和路透社所指出的那样,4月1日,卫材在美国的部门裁员600名,并计划在欧洲和日本分别再裁员200名和100名。
这一切始于2010年11月,卫材公司的最畅销药物—治疗阿兹海默症的安理申(Aricept)失去了专利保护。当时,这个药物占据了该公司销售额的40%。卫材预计,在未来几年,新的仿制药的竞争会使得公司的销售额无法继续增长。
公司:拜耳(Bayer)
总部:德国勒沃库森(Leverkusen, Germany)
宣布裁员数:至少540名
宣布日期:5月27日
裁员原因:市场“灵活性”
对于在美国加州艾默理维尔(Emeryville, CA)拜耳医疗保健部门上班的540名员工来说,这不是一个快乐的新年,他们的工作岗位将从2012年开始逐步淘汰。为什么呢?据《康特拉各斯达时报》(Contra Costa Times)、《旧金山商业时报》(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以及其它一些媒体报道,拜耳公司正在减少其重磅炸弹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Betaseron在该处的生产,将其转移到德国,并最终合同外包给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
拜耳试图将所发生的一切都用正面的方式描绘出来。比如,生产外包将有助于它获得更多的市场灵活性;另一方面,对于员工来说,该公司正投入1亿美元对位于美国加州伯克利(Berkeley, CA)的生产厂进行升级改造,以使其能够生产新的血友病药物,所以艾默理维尔的员工可以去申请那里的职位。但是,我们注意到,拜耳公司在去年宣布裁员4,500名,是裁员最多的10家公司之一,而该公司裁员的目的是为了专注于新兴市场,拜耳将在新兴市场新增2,500个职位。(生物谷Bioon.com)
译自FiercePharma
本文由生物谷特约作者chuminhua(微博)编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第三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 | 2013生物制药工程论坛 2013年5月14-15日 中国上海
临床POCT与生物应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3年4月9-10日 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