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息网络经济进入成熟期之际,生物技术产业近10年来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长。专家预测,生物经济将在21世纪超过网络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亮点。
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高技术领域动态跟踪与前瞻性研究”课题组成员王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生物经济时代最早被改造的四个行业是制药业、保健业、农业和食品业。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最快,被称为生物技术应用的第一次浪潮。目前生物技术产业中生物医药产品仍占主导,占70%以上,而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研发费用还在不断增长,平均每5年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迅速得到应用,被称为生物技术应用的第二次浪潮。现在已上市的转基因农产品有25种,2001年全球有500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未来生物技术还将在信息、材料、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不断渗透和应用,出现新的生物产业浪潮。据预测,生物技术应用的第三个浪潮将在环境及能源领域出现。
王夏分析,生物技术及产业的特点给我国后来居上提供了机会。与信息产业比较,生物技术产业具有资源依赖性强、技术依赖性强、市场垄断性差等特点,这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资源丰富、技术基础相对较差的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色列、巴西、古巴等少数生物技术实力并不强的国家,集中力量首先发展生物领域的某些技术,已取得成功。我国具有易于集中优势力量、技术水平先进、生物资源丰富、潜在市场广阔的优势,把握当前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时机,实现技术和经济的跨越性发展,对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新产品、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起步虽较晚,但紧跟世界趋势,具有一定优势。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为龙头产品的我国生物技术新兴产业正在全国兴起,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有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我国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从1986年的2.6亿元上升至2001年的230亿元;高技术产品出口从1991年的11.71亿美元增至2002年的20.37亿美元,增长了73.95%。这表明我国生物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生物技术实验室技术差距不大,生物产业化水平差距较大,因此王夏建议,应加强以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加强战略技术的研究;增加对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有效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开发。同时,国家和地方应在审批、税收、利益分配和产业聚集等方面给予生物技术产业积极的政策支持,以加强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的联接,培育大的生物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