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博道基因与广东星湖科技对外宣布联姻,得到博星基因芯片这个新生子,是一次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博道基因以技术入股,而星湖科技期望转型,两者“情投意合”,而同时对双方的发展都相当有利,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联合基因与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技术于90年代初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而诞生,由于生物芯片概念是随着人类基因组的发展一起建立起来的,所以至今为止最成功的生物芯片形式是以基因序列为分析对象的“微阵列”,被称为基因芯片。基因芯片主要利用芯片技术中信息的集约化和平行处理原理,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效、快速和多参量的特点,是传统的生物技术如检测、杂交、分型和DNA测序技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和飞跃。
国内现在有清华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上海联合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陕西超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益来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等单位涉及该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
联合基因的子公司——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是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毛裕民教授、谢毅教授以及复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为4000万人民币(约合480万美元)。公司诞生于1998年底,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占地1500m²。联合基因及所属主体企业博德基因公司的科学家们经过5、6年的探索和实验,在1999年9月成功研制出一整套基因芯片制备和检测技术,形成了稳定、成熟的技术路线。目前,博德基因公司已生产销售了包括10多种表达谱芯片在内的芯片产品,是我国唯一实现表达谱基因芯片产业化的公司,同时公司研制的疾病诊断芯片、商检芯片等其它用途的基因芯片,也处于开发或投产准备阶段。
从1998年起,联合基因就开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的研发工作,于国内首次创建了以玻璃片为载体、以双荧光检测为特征的基因芯片制备及分析技术,并申请了7项基因芯片专利。1999年9月,中国第一块以玻璃为载体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点有8,000个克隆、含4,000种全长新基因)在联合基因诞生,用该芯片成功筛选到400余种与人体生长发育相关及肿瘤相关的新基因。1999年12月,公司的“基因数据库及分析管理系统”通过上海市科委专家鉴定,并于2000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基因数据库——包含公开数据库中所有的基因数据,并建成了包含40,000个单一基因序列(unigene)、9000条人类全长cDNA、5000条公司专有的国际公共数据库未出现的全长新基因的基因数据库和基因克隆库。
截至2000年7月,公司已经申请了2000多项基于人类基因的药物发明专利,其中包括肿瘤相关基因、肥胖基因受体相关基因、高血压血管紧张素相关基因及老年痴呆症相关基因等,联合基因成为世界上基因专利申请逾千项的少数几个企业之一。联合基因已建立起包括基因表达谱芯片在内的一整套成熟的芯片技术平台,可用于大规模的基因功能研究、寻找和筛选组织特异性新基因特别是肿瘤等疾病相关新基因、同时可进行天然药物筛选、疾病诊断和商品检测等。
2000年3月,公司首次制备了一套点有17.5万个基因克隆,代表4万条基因的表达谱研究芯片(共五块),已筛选出12,800种基因(已去除载体)(过去,要研究4万种基因在一种人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至少要做4万次实验,现在只需一次实验即可获得比过去更准确的结果),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的产业化,形成了符合GMP标准的批量化生产表达谱的生产工艺和200万片的年生产能力,一些技术指标将被国家药监局确定为行业标准。目前公司共开发出3大类10个系列的产品,部分已投入市场。目前,公司正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发中国第一块植物基因表达谱芯片、第一块白血病基因表达谱芯片、第一块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第一块转基因检测基因芯片以及用于中药研究的基因表达谱芯片。
2000年7月22日,国内第一批表达谱芯片产品在上海百兴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产线上顺利下线。百兴作为联合基因的又一新成员,首先肩负公司基因芯片产业化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十多个项目的研制和开发,例如: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型和耐药性的诊断芯片、白血病的研究芯片、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芯片等。今后百兴将会转型为主要从事肝炎诊断芯片生产与研发的生物芯片公司。
在疾病诊断芯片领域,联合基因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代诊断芯片——检测丙肝病毒的诊断芯片;随后研制出第二代基因芯片产品——血液质量检测芯片(同时检测乙肝HBV、丙肝HCV、爱滋病HIV和梅毒TP)芯片(已经申请专利);疾病诊断芯片还包括肿瘤诊断芯片、先天遗传性疾病诊断芯片、心脑血管疾病诊断芯片、人群疾病普查芯片、特定人群体检芯片等。疾病诊断芯片、血液检测芯片等系列应用型产品已解决了商品化生产的主要技术难题,目前正进行临床报批;此外,还有中药有效组分筛选芯片,用以迅速筛选中药有效组分,从基因水平阐释中药的作用机理;用于食品卫生、动植物检疫、转基因农副产品检测的商检芯片也已经开发完成,目前国内在商检方面还是空白,联合基因已经与上海市商检局签订了政府采购协议。
随着基因测序工作的日益深入,更多的功能基因将会得到发现,更先进的技术将会应运而生。联合基因遵循基因产业“接力棒”机制和“多赢战略”的理念,建立了多种战略联盟,或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联盟(中科院、上海肿瘤所、上海生物工程中心等,最近还向国内约1000家单位免费赠送基于个人微机的基因数据库及分析管理系统软件等),或与国内外生物技术公司、大型制药企业、医院建立市场联盟,或者以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及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建立资金联盟。
目前,联合基因下属主体企业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Biowindow),以形成十几家在业务上相互依托的子公司: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Biodoor,通过生物信息学平台、基因芯片平台、蛋白质分析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进行基因功能研究)、上海博容基因开发有限公司(Bioroad,拥有全长新基因高效克隆技术和测序技术,建立了专有基因信息数据库EST库、Cluster库、全长基因数据库等)、上海联汇基因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00年4月29日公告,浙江中汇拟以5000万元现金出资,联合基因拟以50条功能明确、初步具备药用开发价值、已申请基因专利的肿瘤及相关基因作价5000万元,共同组建该公司,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1亿元,双方各占50%股权,据预测公司第一年投资回报率为41%)、上海博联生物信息有限公司(中华基因网www.chinagenenet.com)、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8月29日,拟与星湖科技合资成立该公司,主要从事基因芯片相关业务)、上海百兴生物芯片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批基因表达谱芯片在百兴下线)、上海百睿生物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嘉瑞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复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1月收购鞍山合成国有股,拥有鞍山合成5%的股权,成为鞍山合成的第三大股东,)、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1998年2月,与新黄浦合资组建,拥有500条人类全长分泌蛋白/膜蛋白新基因的功能开发和临床应用开发,其中50余条申请了专利)等。其中,复旦大学拥有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控股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百复生物应用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复旦超群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复旦生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等)的股权。
星湖科技进军生物科技
基因芯片领域蕴涵巨大的商业价值,并将随其产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逐步显现。美国财富杂志97年3月重点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论述了其产业化的前景,预测"在2005年仅仅在美国用于基因组研究的芯片销售额将达到约50亿美元, 2010年有可能上升为400亿美元"。而用于疾病诊断、预防以及其它领域的基因芯片,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用量要大上百倍。
星湖科技是从2000年6月8日起由“广东肇庆星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更名表示出公司将在生物高科技领域谋求更深、更广的发展——2000年8月29日,星湖科技与联合基因下属博德基因共同出资5亿元创建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责任公司一事则证明了此。
星湖科技在传统生物技术领域,立足微生物发酵工程,主要从事核苷(酸)类、氨基酸类及相关生化产品如食用调味剂、医药产品等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肌苷原料药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80%,日本市场占有率40%)以及L-脯氨酸(国内市场占有率60%)和病毒唑(国内市场占有率60%)等产品。在全国生化行业中,公司综合排名第二。
星湖科技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之举,公司从事领域生物发酵工业,原称"广东肇庆星湖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肌苷和味精的生产。为了实现从味精到生化概念的转变,公司曾改名"广东肇庆星湖股份有限公司",并围绕肌苷主产品不断开发衍生产品,扩大销量,而味精的份额逐步减小。99年公司准备将1.5亿募股资金投入到味精生产车间的搬迁并扩大生产时,就有部分人士对次举作出了质疑,因为国内市场味精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并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考虑再三,还是将此项目的投资作出了调整。星湖科技围绕拳头产品肌苷作文章,产量不断增加,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也同时遇到了竞争,为此公司在99年下半年推出了新一代核苷酸产品I+G,今年上半年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据了解对公司利润尚未有大的贡献。今年6月,公司将名称变更为"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简称由"星湖股份"变为"星湖科技",显现了产业转型的意向。
在星湖科技今年中报中,有一个数据比较显眼,那就是562万元的投资收益,99年中期该项收益为0(99年度投资收益为324.6万元)。今年中报显示,公司流动负债总计达到26,307.9万元,比99年末增加了41.57%,但是由于公司流动资产(51,904.5万元)较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仍然维持在较为合理的区间范围。在公司流动资产中有将近2亿元人民币的货币资金,主要是99年实施配股2.3亿资金于99年8月到位后,只有在味精厂搬迁工程中投入3450元,除去用于调整借贷结构、归还长期贷款外,其余资金存在银行的公司帐户中。如此巨额的资金闲置,让人不禁对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率产生了怀疑。公司于8月29号发布的中报,对这部分募股资金的闲置作出了解释,原来星湖科技准备调整募集资金的投向。因为募股资金到位后,部分投资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公司推迟了对部分募股资金项目的投入,并经过反复考虑后对这部分募集资金的投向作出了调整。
星湖科技这次募股投资方向的变更幅度比较大。公司原计划对味精厂的搬迁及味精扩产项目投入15,025万元,现调整为投入4800万元用于现肇庆味精厂的环保工程和年产30,000吨味精及鲜味王调味品系列的加工项目的投入;同时公司决定暂停对年产300吨谷氨酰胺原料药项目2,800万元的资金投入。公司决定将调整后的募股资金投入到设立博星公司的首期投资和年产500吨利巴韦林的扩产项目。星湖科技此番举动,表明了公司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和力度。
2000年8月29日,星湖科技(600866)刊登董事会公告:星湖科技与联合基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亿元创建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上海,注册资本1.6亿元),其中星湖科技以2.5亿元现金投入,博德以基因芯片产品制造技术、基因芯片专利独占使用权、基因芯片在研产品以及基因芯片服务等无形资产作价2.5亿元投入,双方各占博星50%的股权;双方出资额超过注册资本部分作负债处理,出资双方对该等负债可以部分或全部以对等的方式转增公司注册资本;博德将派出博星董事长及总经理主导经营管理,星湖科技则派出财务总监、主管会计及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
星湖科技投资基因芯片,是公司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步,而公司在与博德基因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后,能否尽快构筑起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平台,将博星公司建成中国最大的基因芯片基地,更值得期待。
成功的资本运作
一个是拥有生物芯片技术的龙头公司,一个是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传统生化公司,两者的合作既是一次技术和资本的结合,也是时代的需要。此次合作,就其投资规模,创下了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资本化之最(博德以技术作价2.5亿元,星湖科技出资2.5亿元现金),成为生物芯片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国家级研究经费从1998年至今共约700万元,清华大学从1999年起3年内生物芯片研制经费为2750万元,全国用于生物芯片研发的民间风险资本约1.6亿元),星湖科技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实质性介入基因芯片领域的上市公司;此项合作不仅在科技界、企业界和证券市场反响巨大,当地政府也给以极大的关注——肇庆市委市政府、上海杨浦区政府领导都出席了签字仪式,合作双方还表示希望把博星推向成功、争取早日在肇庆建立基因芯片生产线、并希望将来联合基因建立的中华基因谷与肇庆生物园区联动发展。就资本运作方式,双方也有不少创新之举——星湖科技2.5亿元的现金投入以及分期投入、分期回报、明确回报率的方式,反映出星湖科技投资基因芯片产业的远见和魄力、实施“高科技、高效益、规模化”发展战略的决心以及实现传统生化产业和现代生物技术互动发展的信心,同时还体现了星湖科技对外投资所固有的谨慎,同样,2.5亿元的技术作价和对投资回报率的承诺,体现了博德基因的科技实力和必胜信念,显现出生物芯片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和商业价值;关于双方出资额超过注册资本的负债部分,双方协议采取部分或全部对等转增股本的方式,可以看出博德目前具有1.7亿元债转股的潜力(博德2.5亿元无形资产全部一次性投入,星湖科技首期投入8000万元,所以博星成立初期对博德负债1.7亿元)。
成立后的博星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基因芯片技术和资源,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商检芯片、疾病诊断芯片等的开发、生产和经营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促进基因芯片在众多领域的产业化、商品化,争取建成中国最大的基因芯片基地。在博星公司的存续期限内,博星生产表达谱基因芯片所需的全部cDNA,由博德属下博容公司以2,500元/条的价格专项非独家特许使用,该专项非独家特许使用期限为博星公司的存续期限。另外,据了解,星湖科技约25%的投资额将准备用于科研开发。
但由于当前基因表达谱芯片多用于科研机构,市场相对单一、狭小、封闭,一旦某些方面的优势丧失或科研技术跟新不上,则会遭受严重冲击,暴露出抗风险能力的不足,起步早、起点高、资金雄厚、人才优势突出的国际市场(美国、日本、欧洲)的冲击也不容忽视,所以强大的科研实力是博星公司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成功的资本运作,也是联合基因日益强大的基础,近年来联合基因在证券市场上重拳频出:1998年2月,与新黄浦合资组建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生元目前拥有500条人类全长分泌蛋白/膜蛋白新基因的功能开发和临床应用开发,其中50余条申请了专利;2000年1月,联合基因下属子公司上海复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鞍山合成国有股,成为鞍山合成的第三大股东(5%的股权);2000年4月29日,浙江中汇公告宣称拟以5000万元现金出资,联合基因拟以50条功能明确、初步具备药用开发价值、已申请基因专利的肿瘤及相关基因作价5000万元,共同组建上海联汇基因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公注册资本拟定为1亿元,双方各占50%股权,据预测公司第一年投资回报率为41%。到了2000年8月29日的星湖科技与联合基因的合作,与前面几次资本运作有何不同呢?不管怎样,联合基因拿出了目前最有实际效益的优质资产。
博德2.5亿元无形资产一次性投入,而星湖科技出于谨慎,采取分期投入和分期回报的方式——首期投资8000万元用于表达谱芯片和商检芯片的生产线建设以及基因芯片的生产、经营和当年研发费用等;2001年内每季度投入1000万元用于研究和开发;后续1.3亿元将视前期投资结果及后续项目的成熟程度和可行性考虑,将在博星公司成立后的2年内分期投入。至于投资回报,首期8000万元的投资,5年内每年投资收益率不低于20%;后续1.7亿元的投资依据每期实投金额及投入时间计算,投资收益率第一年不低于18%,第二、三、四年不低于20%,第五年不低于22%,差额部分将由博德公司以现金方式弥补。
星湖科技这次斥巨资进入基因芯片产业,可谓是雄心勃勃,而博德公司也是信心十足。星湖科技"首期投入博星公司的0.8亿元在自博星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每年的投资收益率不低于20%;后继1.7亿元的投入,依据每期实际投入的金额及投入时间计算,第一年实现不低于18%的投资收益率,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实现不低于20%的投资收益率,第五年实现不低于22%的投资收益率,差额部分将由博德公司以现金方式弥补给本公司。"从上述投资约定来看,星湖科技的投资收益可以说是"高枕无忧";同时也说明了博德公司在芯片产业化方面的信心和实力。公告宣称"博星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年,来源于首期投资项目的表达谱芯片和商检芯片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预计分别为6,990万元和3,730万元"。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所有科研人员的梦想,而联合基因走的这个模式是非常值得大家参考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