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省有关部门获悉,云南省多方聚合力量,通过政府科技经费引导,带动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全力打造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
云南省药用植物资源储量占全国的55%,动植物药材数量和品种均居全国首位。2001年,科技部批准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据悉,两年多来,云南省有关部门投入科技经费1亿多元,国家财政投入经费6000多万元,带动企业、院校、研究机构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全力打造云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据云南省科技厅介绍,以5个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为重点的建设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滇重楼、云茯苓、露水草等品种的野生引种驯化获得成功;昭通天麻人工栽培的替代菌材配制和繁殖体系已建立了规范化标准;丽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薯蓣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西双版纳的砂仁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文山三七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了国家药监部门进行的GAP试认证,成为我国通过GAP试认证的四大药材基地之一。
目前,以中药研究中心为重点的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各中心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中药制剂研究中心投资约2400万元,可为云南省新药研究提供工程化的工艺转化服务;中药信息中心已完成2389种云南特有药物的数据信息;新药GCP中心落实了一期临床实验室;中药GCP中心临床研究专业已增至11个,并承担了17个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任务。此外,结合五大中药体系的产品研发已初见成效。“卓奇诺胶囊”研究开发、“速效骨伤愈合剂”开发、“彝止痛胶囊”新药研发等6个项目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生产批文,“灯盏细辛注射液”等11个新药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