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制药企业信息
----日本两大制药企业合并
2004年2月24日,销售额在日本排名第3的制药企业的山之内制药(东京)和位居第5的藤泽药品工业(大阪)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基本协议,预定于2005年4月1日合并。山之内制药公司决定出价8420亿日元收购日本藤泽制药公司,山之内制药将以每0.71股换取藤泽制药1股,合并后新公司的研发预算高达1400亿日元,年销售额超过8000亿日元,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武田工业株式会社。日本行业专家认为:山之内收购藤泽是制药业界的重大交易,预计以后还有更多的收购兼并。从全球看,日本制药企业如武田、山之内都太小了,合并后的新公司规模在全球排名第17。
但据山之药和藤泽两家公司的相关人士称,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占据日本国内7.75%的市场份额,跃居第一位。合并后公司拥有的医药信息担当人员将倍增至2400人,不仅位居国内首位,也与欧美同行巨头不相上下。医药品的销售额也将高达8800亿日元,超越现在处于第二位的三共药业,紧逼目前处于首位的武田药业,在全球范围内也将排名第17位。在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美国,合并后的新公司的产品可以覆盖从专门医药品市场到一般医药品市场的所有领域,目前两公司的尿频、尿失禁治疗药“YM905”以及注射用抗真菌剂和低钠血症治疗药“YM087”等的销售渠道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另外,两家公司目前在日本国内的营业力量将得到增强。在目前日本主要医药品市场,两家公司的产品基本上没有重复的部分,山之内制药在泌尿器领域以及制剂技术,藤泽药品工业在治疗感染病症、精神和神经科领域各具优势,这样合并可以起到有效的优势互补作用。此外,合并还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削减成本,从而进一步增强收益性。收益结构也将得到改善,合并后新公司的中期目标(2008年3月)将是医药品销售达到1万亿日元以上,营业利润率为25%。
——日本制药企业加快开拓中国市场进程
据《日刊工业新闻》讯,日本著名制药企业田边制药将在2004年在天津的合资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这将是日本大型制药企业首次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另据《日本经济新闻》讯,三共、山之内、ESAI三大公司最近也纷纷加大了各自拳头产品在中国的生产与销售。三共公司将于2004年春季开始在上海生产抗高血脂药梅巴罗沁(MEBAROCHIN)和抗生素巴那恩(BANAN),正在生产的消炎止痛药也将由现在的2种扩大到4种,并有计划在2006年开始生产降压药澳尔梅萨坦(ORUMESARUTAN),与此同时还将在2004年中期将医药信息人员增加到130人,2005年前在杭州和成都设立分支机构,将上海三共的销售收入提高到50亿日元; ESAI则向中国政府申请准备在苏州生产针对Alzheimer型痴呆症的治疗药阿利赛普特(ARISEPUTO),还将于2005年后在中国生产抗溃疡药帕利埃特(PARIETO),届时在中国生产的药品将达到7种,医药信息人员也计划由现在的50人增加到250人,2006年亚洲地区的销售收入也计划由现在的30亿日元提高到200亿日元;山之内公司目前在中国共生产10种药品,计划2004年内再增加两种治疗高血压的药。上述制药企业所以看重中国市场主要在于,2010年中国的药品市场将扩大到当前的6倍,达到6万亿日元的规模,与日本当前的药品市场规模相当。(驻大阪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
日本制药企业简述
跨入21世纪后的日本,各大制药公司受益于政府没有降低补偿药价和改变对国内公司税收的新政策,制药界一扫前些年的低迷局面,大多数制药厂商在各自的市场走势图上,绘出了一条令人扬眉吐气的漂亮曲线。在截至到3月31日的2000财政年度中,各大制药公司除少数外,销售额均有大幅的上扬,其中以武田公司升幅最大,在上市新药的驱动下,升幅高达9.3%。
18.1 武田制药(Takeda)
武田制药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公司,也是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2000财政年公司销售额为87.09亿美元,增长9.3%:其中药品销售额(含OTC)64.13亿美元,增长13.8%;纯收益11.29亿美元,增长30。4%;每股收益1.28美元,增长30.9%;研发费用7.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兰索拉唑(lansooprazole,Prevacid)、亮丙瑞林(leuprorelin,Leuplin)、伏格列波糖(voglibose,Basen)和头孢替安(cefotiam,Pansporin)。口服抗糖尿病药吡格拉酮(pioglitaznone,Actos)自从1999年12月在日本上市以来销售额的强势增长,帮助抵消了武田公司因卷入北美维他命协议丑闻而受罚逾亿美元的额外损失。而自1999年6月上市以来的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坎伐沙坦(candesartan),则获得了近亿美元的国内销售额。武田制药在中国同天津力生制药厂合资成立了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并得到GMP认证。
18.2 三共株式会社(Sankyo)
三共株式会社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种药品、医疗器具及相关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综合性制药企业,有一百余年生产药品的历史,1949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日本医药行业位居第2位,总部的从业人员约7,000名,三共集团包括海外分、子公司共有74家,从业人员总数约达15,000人。用于药品市场的销售不力,加之日元的疲软和降血糖药曲格列酮(troglitazone,Noscal)停止销售造成的损失,2000财政年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4.2%,为55.63亿美元;其中药品销售额下降4.5%,为43.04亿美元;纯收益下降了35.9%,为4.04亿美元:每股收益0.88美元,下降了35.9%:研发费用达6.08亿美元,增长2.9%。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日本第一畅销药之称的普伐他汀(pravastatin,Mevalotin)、非甾体抗炎药氯索洛芬(loxoprofen,Loxonin)和替莫普利(temocapril,Acecol)。
三共株式会社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950万美元,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合作期限30年。公司将以日本三共最先进的平琢制剂工厂为样板,引进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品质试验设备、包装设备和仓库设备,按照中国的GMP要求和WHO以及日本的GMP标准,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制剂工厂。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研究、开发、生产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炎镇痛、头孢类抗生素和肝功能改善类药品,销售自产的产品,提供技术咨询及售后服务。本公司首期预定生产的三共自主开发的药品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血脂症治疗剂美百乐镇,非甾体类解热、消炎、镇痛剂乐松,口服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搏拿,安全有效的止咳平喘复方制剂阿斯美,肝功能改善剂理倍奥,目前正在日本、欧美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新药,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降压药)CS-866。
18.3 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1878年创立於日本大阪,目前设有中央研究所,神崎川研究所,医学科学研究所,油日实验农场及杭濑,摄津,赤穗,金崎等四个工厂。2000财政年公司的销售收入37.71亿美元,增长7.6%;其中药品销售额34.84亿美元,增长7.7%;纯收益1.21亿美元,增长31.2%;每股收益0.35美元,增长32.7%;研发费用2.55亿美元,增长2.48%。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头孢卡品(cefcapene,Flomox)、万古霉素(vancomycin)和氟氧头孢钠(flomoxef,Flum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