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地位与现状
中医、中药是世界实践医学的代表,有数千年临床实践的积淀,丰厚的动植物药用资源宝库和一整套特点鲜明、自成体系的理论。其整体观、辨证观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其倚重天然药物、看重药物配伍组合以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和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在新时期又进一步显示出它的优势,并正在为各国法规监控部门、特别是世界范围的广大普通消费者所关注和接受。可以说,中药是世界天然药物王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中国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草药种类达12807种,其中天然药用植物11146种,常用中草药材1200种,民族药4000种,民间药7000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中国现有中药生产企业1107家,中西药同时生产的企业1000家,中药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这些企业共生产50多个剂型,8000多个品种,中成药年产量30万吨。
然而,中国中药非但没有成为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领头羊”,而且其所占的本来就极小的市场份额(约3%左右),还在不断萎缩,甚至连中药出口的绝对数额也在近几年呈下滑趋势(见图“中国中药出口额”);即使是在这个与中药地位本已极不相称的出口额里面,其中,中药材竟占到75%,中药成品只占约四分之一(见图“中国中药出口类别情况”);就在这四分之一里面,清凉油等低端产品还是份额最大的主力军。
还可以看出,中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为东南亚地区和日本,而对市场总值和潜力均在不断升值的美国、欧洲地区来说,我国中药出口额相当小。如果一直按照这种出口状况发展下去,中药出口很难有本质上的突破(见图“中国出口中药的国家分布情况”)。
造成中药出口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
1. 中药本身的问题:如疗效显著性、稳定性、质量可控性、产品定位、包装、推广等;
2. 东西方文化差异:这里最突出的可能是“语言”问题,包括民族语言的差异,其实更重要的是药品本身的“语言”问题。一个中药产品再好,首先也要用当地能够接受的现代科技“语言”包装、介绍、解释、宣传,才可能成功。国外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指标与我们有所不同:中国人较多地是看配方的历史传承、产品品牌、广告等,而国外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产品在实验室和临床上得到的规范、确切的数据结果,以及亲戚朋友和患友的评价。
3. 各国政府法规的限制:日本和德国等对天然药物的管理非常严格,尽管他们的市场规模很大,但进入难度很大,而向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申报植物新药,目前几乎是耗费巨大(可能上亿美元)、过程庞杂的“天梯”工程。
其实,除以上的各种客观问题和障碍之外,更主要的还是我们的主观意识问题,尤其是进取精神和实际操作途径的缺乏。
中国中药国际化的意义和迫切性
应该说,我国的中药原材料在国际市场上还是享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然而,目前问题最多、也最有潜力可挖的是中成药。
那么,中药国际化的意义到底何在?这似乎是一个发展问题,而仔细分析后人们会发现,其实,就其本质和战略而言,它是我们民族药业的一个生死攸关的生存问题。
近一个时期,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蓬勃发展,从其表面上看,为中药走出国门营造了环境,开辟了通道,提供了机遇,可就在同时,它也在更大程度上对中药构成了威胁,提出了挑战,埋下了危机。
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尚未成熟之前,国际天然药物企业最多只是在理念上有所创新,在技术、管理上有所领先,其总体实力还未能与国内一些大型中药企业抗衡;而今,国外已经丰润的天然药物市场并没有滋养我们的民族药业,却培育了一批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并广泛激发了国外传统制药行业和投资人加入天然药物领域的兴趣。德国施瓦培一家药厂的一个银杏产品系列,其全球销售额高达5亿多美元,已接近我国中药出口总额;还以银杏产品为例,国内份额最大的络心通市场销售总额约为5亿元人民币,而一些知名品牌如康恩贝的天保宁、海王的银可络,都只有几千万元人民币而已。可以想见,在此类产品的后期研发、升级换代和市场运作等方面,我们的民族药业已与国外药厂远不在同一个级别,根本就未站在一个市场平台上。
更加令人警醒的是,目前,以施瓦培的金纳多银杏制剂为代表的“洋中药”,已经开始蚕食国内中药市场;“洋中药”的进口大大超过了我国中成药的出口(见图“中国成药进出口情况”)。虽然它们由于产品价格、推广力度和公司战略等方面的原因,暂时还不能在我国市场占据统治地位,但照此发展下去,这会不会成为事实?
这种中药出口不振和“洋中药”挺进国内的现实,不禁使人想到我们的中药行业所处的境地已前有阻截、后有追兵。我国的民族药业,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须走出去,占领国际份额巨大、潜力无限的市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与别人竞争,并最终生存下来,这也就是中药国际化的必要性和真正的战略意义所在,这也是先祖和国人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应该说,中药的国际化是艰难、漫长和充满风险的,但其回报同样也是丰富而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