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元感冒药"所带来的冲击,被称为"始作俑者"的广州诺贝华乐制药有限公司多少是有所准备的,却也不无意外成份。
从去年10月在广州试销起,冲击波逐步蔓延全国各大城市。各种声音开始传递,有市民争相排队大量购买,也有部分药店抵制销售,一时间众说纷纭,"有赞有弹"。但是在厂家看来,从市场消费者反馈回来的信息是相当鼓舞的,到目前为止,销售额已达1千万元,也就是说,这么些个"一元"一包的感冒药,已卖掉了1千万包。
"一元感冒药"的灵感闪现
摆在记者面前的"一元感冒药"系列,已从去年正式在广州上市时推出的4个品种已扩展为5个,包括维C银翘片、小儿氨酚黄那敏片、感冒清片、复方感冒灵片和中成药咳特灵片。产品的外包装无一例外打出了醒目的"1元"标识,统一以"康乐仔"为商标名,而每种类型的药品用不同颜色的包装袋加以区分,每种药品的含量为18片至24片不等。
广州诺贝华乐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守良告诉记者,灵感就是来源于对市场的分析和平常购物的思考。他说,2002年他就开始有类似的构思,看到国内制药企业产品"同名同姓"的情况相当普遍,同质化程度高,一心想创新,做些改变,做一种平价药,"有利于传播、有利于消费者记忆"的。
他选择了不需太多研发的非处方药感冒药。"这是一种最普通的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而且消费者了解、熟悉。"但是,卖多少钱呢?从包装量开始考虑。经调查,市场上一般卖的普通感冒药一瓶100片左右,很多消费者反映的是包装量太大,用不完总是浪费。另外,跟医生们进行沟通,他们说感冒通常两三天就能治好。就设定好了包装量:两至三天。
许守良说,价格定位的灵感,就是平常出去购物时冒出来的。他在超市上看到有些物品统一定价,比如同一种食品系列都是九块八毛,不同口味的也全都一个价,又联想到街边出现的一些所谓"一元店"、"五元店",只要进了这个店,"一元店任拣",里面所卖的东西全都一个价。这些现象,在这位一直从事药品营销管理工作的老总的思维空间里盘踞良久。
"我的产品怎么去推呢,其实那年一整年我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许守良向记者回忆道。统一一个价格,是一元,还是两元?公司对此进行讨论,最终认为,两元可赚取的差价虽大,但推出来以后别人也会做一元的,一元才是制高点,即使计算成本可能没钱赚,也要占领这个制高点。"现在看来,我们增加产量,加大采购规模,控制好成本,利润是有的。"目前厂家毛利最高已占到15%,实际上,"一元"的灵感为企业带来的远不止是利润那么简单。
从厂家源头开始的平价药
据了解,在有关部门评定的2003年医药行业十大新闻事件中,排列在国内五件大事中的最后一件就是:"11月,制药企业首次举起平价大旗,广州诺贝华乐公司生产的一元感冒药面世。"
了解医药行业的人都知道,平价策略是药品促销的强势手段,近年"平价药店"的风潮已搅得市场纷纷扰扰,但是,单纯零售终端市场的比拼价格,使这些药店进入一个怪圈,也使一些企业不胜其烦。所以说,"一元感冒药"的出现,真正震撼市场的,正是从厂家源头上开始的平价,在生产环节引入了营销概念。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从商业角度推出的,但后来我们越来越觉得这是做了件对消费者有利的事。"许守良说,作为制药企业,我们找到了既符合百姓利益,又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最佳结合点。
广州科丹管理顾问公司营销顾问陈伟论博士说,"一元感冒药"有很大的突破意义,它根据市场需要有针对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诉求,对传统同类的的药品生产带来很大冲击,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市场基础,而且也对流通环节带来新的思考,这种思考是有积极作用。
许守良告诉记者,自己亲自到药店观察,看到有一位中年人一次买了40包"一元感冒药",当时四个品种各买10包。许守良问他,你买那么多怎么用?买者说,一是放在家里备用,二是儿子在上大学让他带上几包在学校里,三是家里经常有些乡下来的亲戚合适就送些给他们。许守良还有个调查结果,购买者以30岁至50岁的女性居多,她们购买心态各异,其实是45岁至60岁的男性,他们每次都会买好几包以上。
在药店方面,销售"一元感冒药"的利与弊明显地呈现了出来。据介绍,当时在广州推出时,大多数药店都很感兴趣,这种新产品在药店上一放,虽然赚钱不多,但具有强力的"聚人气"效果。可是也有两成药店不愿卖,因为会使其它感冒药的生意大受影响。许守良说,其实真正大的连锁药店都愿意卖我们的药,有一家广州两个店一个月的销量就是一万。
创新策略与竞争优势
"一元感冒药"在群众中叫响,体现了独有的竞争优势。
老百姓大药房策划总监欧阳勇认为,诺贝华乐依靠"一元感冒药"公开站出来支持平价,可以说是占了一个先机,同时也凸显出自己与其它厂家的不同经营策略,算是差异化策略营销的一次成功操作。
许守良对记者说,从制药企业这一环节的源头平价,的确可以引起很多思考。目前在制药企业中大多采取两种发展策略:一种是通常的做法,给中间商赚取很大利润的空间来推产品;另一种则是用大量、高额的广告费用投入。许守良认为,自己采用的是一种创新的手法,就是靠某种方式让消费者认识这个产品,而且经比较会选择这个产品。
许守良在上海就有个发现,当时他们没做什么广告,而且当地人也应该对药厂的名字并不认识,但在他药店里观察了三四分钟,发现10个来买药的人中有6人选择了"一元感冒药"。
对于外界有议论并质疑一元的药品质量问题,许守良表示,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我们不会有丝毫马虎。他还说,有人说如果不偷工减料就一定会赔钱,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是自己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有问题,利润是透明的,厂家占10%,中间商占5%-10%,药店占25%。
社会上对于"一元感冒药"的期待还是相当高的。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这些年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已从销售终端影响到了生产源头,向着最终实现药品经营者向消费者让利、向上游厂家要效益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