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国外的统计资料显示,医生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医疗市场风云变幻,医患矛盾难以缓和,各项对医务人员的保障机制不尽完善,我国医务人员心理与职业的压力逐渐增大。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不仅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更是对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不久前,浙江省中医院(东方医院)下沙院区开展了一场心理医生(浙江省中医院神经科主任陈眉)与各科医务人员的面对面对话。
困惑1 医生成了弱势群体?
以前治病我们从来不问医疗价格或药费,现在为了减轻病人的医疗负担,我们要替病人算账,尽量少开药,少开高档药,少检查。这其中的治疗风险不算,就依照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说,我们这样做为自己埋下了理亏的隐患。比如一遇到纠纷,病人要求医生、医院举证,医生拿不出检查原始记录,那么就自认倒霉吧。
“因为学生在病史上多写了一句话,我整整打了3年官司。现在,我工作中大半时间花在填表格上,而不是治疗病人上。”一位神经科老医生无奈地说。
老医生认为,病史本该是一本记载全面充分的生动的教科书,在查房时,医生必须告诉实习的学生,这样的疾病有多少种解决方案,每种方案的具体治疗方法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当时最恰当的处置方案。然而这场官司让我打累了。每次出庭,都必须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与病人,赶到法院。所以,从那次以后,我对学生的讲解依然详细,但病史和查房记录上,我不敢多写一个字。病史,成了简单枯燥的病情记录。尤其是现在,要让病人签各种各样的知情书,填各种各样的表格……
干预建议:举证责任倒置给医生工作增加了很多新内容,的确为此需要付出更多。心理上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是减轻压力的关键。首先是对现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举证责任倒置”举措是医疗法制化的必然进程,也是规范医疗行为的必然趋势。医务人员当务之急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规范调整自己的医疗行为,并在工作中及早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让他们对医疗行为和医生有更多的理解。
困惑2 年轻医生很郁闷?
医院推出“病人选医生”制度后,病人可选高年资的专家或治疗组的成员为自己看病。但在临床中也发生了一些极端的现象:病人不让年轻医生看病,更不希望他们为自己手术。这让不少年轻医生很郁闷。有位年轻的外科医生说,他工作好几年了,至今都没主刀过一台手术,即使是最简单的阑尾炎手术,也只能是做主任医师的助手。“也许,这郁闷还轮不到我发,有些科室连副主任医师都不敢单独主刀,为什么?缺乏实践经验啊!事实上,外科医生学习、提高经验的黄金时期是在30岁之前,如果这段时期不积累经验,以后要提高就难了。”
干预建议:“病人选医生”,对于病人来说并非想像的那样占尽优势。选择自己不内行的医疗方案真的也很难为病人。首先医生也要理解病人的盲目性。国家出台这一举措目的是想让医务人员改变行医思路,让他们有更强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迫使医务人员到医疗的前台,直接与病人面对面。很多病人对年轻医生不认同,的确容易让年轻医生感到更多压力。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而且病人的认同感也很容易建立,年轻医生一方面要调节心理,加强自我认知,不要为此消沉、自卑;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动出击,检讨自身原因,提高服务意识,获取病人的认同和支持。相信有关的政策也会不断完善,有利于年轻医生迅速成长。
困惑3 高期望都该由我们来承担?
社会对医疗的高期望,都直接转嫁到与病人面对面施治的每一位医务人员身上。原来我们是等着病人求上门,现在是由病人来挑选,这种心理落差是存在的。病人全方位对技术、服务、环境的挑剔也不能不说对我们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我们不少医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们是白衣天使,但我们终究是人,不是神!”
干预建议:国际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为70%,急症抢救成功率也仅为75%左右。从这一客观规律来说,医生无法做到诊断治疗尽善尽美,对于病家来说,希望治疗百分之百成功,这就产生了差距。医务人员在向患者告知治疗方案和效果时,一定要把风险充分说明,让患者心理有风险预期。这是减少差距的最直接办法。
困惑4 这是一种精神施虐?
肝病科主任朱肖鸿曾经碰上一位肝病病人,当时这个病人没挂号,没拿病历,随身只带了一张B超报告单。病人告诉医生,他有严重的肝腹水,但担心老板知道以后会辞退他,所以希望医生偷偷给他开点药。他强调,医院的药太贵,要求处方外带。
朱医师说,他当时就提了一个要求:“我知道你要省钱,不要求你挂号,但你至少要准备一本病历,让我把我的诊断写上去。我作为医生,必须对你负责,万一你吃错了药,也好找我啊。”病人当场拉下了脸:“破医生,破医院!”摔门而去。
朱医生为这事儿,难过了好一阵子:我只是想为病人负责,为什么他就是不理解?如果说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是不是有权拒绝病人的不合理要求?
干预建议:学会自我舒解,进行换位思考。
医生毕竟也是人,也需要理解,遇上蛮不讲理的交流对象的确是一种心理打击。但是应对不开心的事,不是一味地抱怨责怪,或是任由自己想不通。这样只会给今后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学会换位思考,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相当重要。医务人员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更需要这样的技能。当我们是病人时,我们也会因为疾病的久治不愈或长期未能确诊而焦虑、烦躁,作为医生,除了治病,也要学会给病人及其家属以心理支持和疏导,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使他们配合治疗。认识到自己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要比病人更多地承担压力,同时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自我舒解,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医院可定期提供机会,让医护人员有个发泄的机会,以免把不良情绪带入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