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安科工作人员孟繁怀悄悄地站在了一名正口若悬河地对身边的患者谈经验的“红衣女子”身后……
行骗现场:医托口若悬河
“红衣女子”口若悬河地对患者说:“你的病,这里是看不好的,我给你介绍一个老中医,保准你一去就手到病除。”
红衣女子紧接着告诉患者:“我家有个亲属也是这个病,到了老中医那里,几服药就好了。”
看到患者还有些迟疑,红衣女子从衣兜里掏出一枝笔:“这样吧,我给你写个电话号码,你自己跟老中医联系。”
“去不去你自己决定,可别耽误了治病呀!”旁边那名男子说道。
就在她把写好的纸条交到患者手里的时候,“给我吧!”孟繁怀出现在她面前。
医托告密:通过“特殊培训”
在医大一院公安科值班室里,记者看到了一男一女两个医托,据孟繁怀介绍,男子叫尹华兵,34岁,湖北省汉川市马鞍乡东方红村,5月9日来到沈阳;红衣女子叫李利平,30岁,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黎李台村,5月20日来到沈阳。
据两人交代,他们是经过老板培训后开始“上岗”的,每天早上6时30分准时到医大一院门前“上班”。
他们要细致观察,寻找那些是外地人、看上去比较老实或衣着比较俭朴的患者。医托与患者一旦搭上话后,一般情况下医托们都有一套“开篇词”,如同上面那一幕。
据两人讲,他们每介绍一名病人给医生,老板就会给10元钱,如果病人在医生处开药,他们就会得到老板给的20元钱。
意外收获:医托老板揭黑幕
让记者意外的是,两个医托的落网过程与记者的采访过程均被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关注着。
中午,记者在一家饭店准备吃饭,这个陌生人走到记者面前并与记者搭讪,这位叫王林(化名)的人自称以前也雇过医托。
王林告诉记者,一般情况,医托由“老板”操纵,“老板”雇用本地退休的医务人员充当专家,找一家医院承包科室,再雇用同乡人员充当医托,为他的科室“挖掘”病人。
他说,他们采取的都是中医疗法,治疗比较保守,对于摸不准的病情,他们就将诸如干草、连翘等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的中药配进去,基本上使用的都是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或营养保健品。
他透露:“一般中草药成本都比较低,正常在药店开一服中药要十几元钱,开一个月的药也就300~400元,我们开的话就要600~1000元左右。”
关于如何打击医托,王林说,就算当场抓住了医托,医托可以告诉你“我确实有个亲属是这个医生治好的病,现在亲属已经回河北了,如果你要调查就去河北找他。”(说完后笑)
他所知道的沈阳的医托老板有7个,老板们为了竞争沈阳的几家医院,曾经还发生过冲突,在医院里打了起来,后由医院保卫科出面“调解”。
法律缺失:医托屡禁不止
有关部门打击医托的行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那么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安科的孟繁怀对记者说,法律法规中缺乏相应的条文对医托这种行为进行制约。
目前有关部门能依据的,就是1998年12月,国家卫生部、公安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清理整顿非法医疗机构、严厉打击“医托”违法行为活动的通知》,指出医托是违法活动,对查获的充当医托行骗的违法人员,根据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
然而,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医托向病人行骗时被逮个正着,到头来却因为受骗者不愿意指证等原因“证据不足”而作罢,偶尔扭送当地公安部门的,处以拘留后出来又重操旧业。
医生分析:三种人群最易上当
医托的危害一方面在于损害医院的利益,扰乱医疗市场秩序,另一个更大的危害在于不仅使患者蒙受经济损失,还会延误宝贵的治疗时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的李医生分析,最容易受医托蒙骗的病人有三种:一是患者在正规医院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二是有难言之隐,本身就不太愿意在正规医院露面的;三是农村患者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