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2004届毕业的“菜鸟”们,懵懵懂懂地踏上了崭新的工作岗位,开始描绘他们的锦绣前程。
2004届毕业生奔波于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招聘会场,穿梭在网上的职场超市……历经了几个月招聘“自荐”的过程后,才拿到了职业人的第一张入场券。
为了解不同求职政策背景下的大学生求职感悟,记者采访了数位相距十年的毕业生,这里,我们从以A和B为代表的两届毕业生的对话中,看到他们对于毕业求职的矛盾统一的态度。
A,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
B,复旦2004届本科生。
都是要找“更好”的
A:我们那时找工作可不像现在这样紧张。春节前没有几家企业来招人,因此年前签约的5%都不到,真正找工作是从过了年开始的。
B:现在情况正相反,11月一开禁,大批公司就涌到了校园做宣讲,而同学们都知道第一批来的公司都是最好的,因此都盼着打一场“圣诞前战役”,争取年前签约。拖到了年后,如果3、4月份还没有方向,那就惨了。
A:我们当时根本没有就业的压力,担心的只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从大四下求职才刚启动,那个时候选择少,很少有跨国外企。能进入国企、银行,就算是很好的工作了。其实我们还是比较羡慕现在,大公司多,选择余地大,而且现在的公司有很多人才培训计划,工作很有挑战性。不像那时候,做些基础性的工作,不受到重视,我有个同学进了工行,就一直做了好几年柜台。
B:现在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高校,就业压力都不小。只要看看每人需要投出去多少简历就知道了。而且现在就业成了高校的一大热点话题,从大一就开始参加职业生涯设计的讲座,专业学习、课余充电考证、社会实践实习,都是为了将来就业做准备,大学生就业其实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想找个更好的。
政策不同,但都需“自力更生”
A:那时前来名校招聘的企业都比较好,国有银行、政府机关、国企就是好单位了,当然以现在的眼光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同学们都希望老师推荐,进入这些单位。那时候大多没有简历,什么如何求职成功类的书籍更是闻所未闻。老师安排企业学生双方见面,两次面谈后,就定了。而普通大学,去招聘的单位效益大多不行,同学们就紧张了,大家都积极地自己找。春节回来后,就开始制作简历———就一页纸,然后发动各种社会关系找工作。那时候没有校园招聘会,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外面,如果你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学校就会把你“分配”给某个单位,档案等一切关系都转过去,一些学生只好去了,有些大胆的就去了外省市打工。那个时候,分配的政策对于普通高校来说,不是利好消息,大家都积极找,更愿意“自力更生”。
择业关键在于“公平竞争”
A:我还是喜欢现在的自主择业,关键就在于它的公平性。现在毕业分配办公室改成了就业指导中心,一个服务性机构,招聘信息向全校公布,学生自己投简历,平等地接受用人单位的考核,整个过程更加公正。专业被淡化,个人素质决定着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统一分配时,就业信息掌握在学校少数人手中,不公平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个年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毕业分配办公室负责,毕分办的老师以及班主任掌握着生杀大权———他们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老师主观性的推荐就可能使用人单位的信息在学生之间不对称,学生干部的优势这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因此,找工作无论哪个年代,关键是“公平”二字。
B:如果临近6月,还未找到工作,这时候大家显然都十分着急。家长们会抱怨说,想当初包分配多好,完全不用操心,很多同学也有点忿忿不平,羡慕当初的好政策。但是我觉得学校分配的如果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要跳槽重新找,现在只是把这个过程提前了而已。而且在完全自主择业的条件下,能否抓得住机会就看个人的综合素质,求职是工作的第一站,求职也是步入社会的第一关考验。因此,通过无数次的笔试面试,我们对更多的企业有了了解,也明白自己更适合于哪类企业。
选择多了,跳槽自然也多
A:当初选择并不多,一般两三次就差不多定了。
B:现在优秀的学生手里offer一大把,薪水、公司品牌、培训机会、将来发展等各方面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考量因素。选择多了,反而拿不定主意,往往“骑马找马”,等待更好的。而普通的毕业生,上千份简历投出,应聘的大公司不超过二面,就被涮了下来,小公司又看不上,半年来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交替循环……
A:基本不会跳槽,不是不想跳,实在是没有更多的选择。现在市场上不断有新的更好的选择,因此毕业生求职后不到一年就会跳槽,其实我们也在逐步随着市场转变观念,也逐渐加入了跳槽行列,因为你眼前的机会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