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报道:我国的医药物流管理体制是分割的,物流的政府管理职能是分散的,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以及交通、铁道、民航等部门都可以管物流,也都在搞物流规划和建设,这些规划缺乏统筹和整体协调。这些不协调、不统一的规划,不仅不适应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要求,还将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形成巨大的浪费。谁来遏制医药物流业的重复建设呢?
政府肩负统筹的责任
中国的医药物流设施(特别是基础设施)力量薄弱,而且在地区、行业、企业间分散着。政府对物流设施建设无疑要进行统筹规划,而且重点应当放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要根据客户的需要,由企业安排兴建,建设一个就必须发挥一个作用。
医药物流的现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分散。一则物流企业的主管部门是相互割裂的、铁路运输由铁道部管,公路运输由交通部管,航空运输由民航局管,这是行政管理分散;二是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作业环节不能构成一个有序的连续运作,这是物流资源在操作环节上的分散;三是铁路的车站、公路的货场与各企业的仓库还有一段距离,完成一次物流作业要经过多次中转,这是地域上的分散。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规划统一。在发展医药物流中,政府的责任在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标准制订和数据调研。单靠行业协会还不足以冲破行业割据的局面,单靠各部门的协调也不能有效协调国内的所有资源。
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我们建议设立一个综合的协调机构,比如包括水陆空各运输部门、邮政相关行业协会,建立一个办公对话机制,统筹调整国内物流的产业发展政策,防止宏观失控,产业失调。按照市场办事,杜绝"拉郎配"的现象发生。即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整合物流组织,通过强化市场机制作用,来促使医药物流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和进行制度创新。
重在整合存量资源
一方面是物流设施短缺,而另一方面是现实当中有许多码头、仓储、专用线的利用率很低,例如目前全国仓库面积平均利用率不到40%。固然有些设施因为布局不当、不配套、功能差,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但是也提醒我们注意:在新建物流设施的同时,要重视现有(存量)设施的盘活和整合,只要处置得当,可以少投资、多收益。现代化物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成本和退出成本都比较高,大规模投资要慎重,尤其要避免在经营初期过度投资而造成负担过重。不管是政府投资还是民间投资,如果盲目建设,都可能会造成新的浪费。医药企业更要努力寻求低成本扩张的门路。医药零售业连锁扩张的路子除了上市之外,有控制地发展加盟(特许经营)也是一条。对于邮政快递来说,我国现有的物流配送系统(如EMS)基本能系统化完成"物品投递到户"的物流要求。而"投递到户"这一物流最末一段,则主要依靠各种零散的社会物流资源来完成;投递质量差、成本高、安全性差,是我国现行物流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资源来发展与速递企业相衔接的第三方物流,既可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又可大大降低其扩张成本。
医药物流企业可以是资产型企业,也可以是非资产型企业。有物流资产的物流企业自然拥有一定优势,事实上中国拥有资产优势的运输、仓储起家的"混合型"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的机会更大,但不是所有的物流企业都要有自成局面的物流设施。到1998年美国68%的物流企业是非资产性的。国际物流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电并没有大举投人物流设施建设,而是通过合资、合作、寻求代理、采购运力、租用仓库等开展物流服务。外商可以这样做,为什么中国的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不可以用协议、合作、联盟等方式,盘活存量设施,发挥其效用呢?
“小物流”要服从于“大物流”
现代物流体系是一个社会化大工程,仅就医药行业物流而言,也绝不可能每个医药企业都搞一个自己的物流中心。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细化。物流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
医药中小型企业要联大靠强,而大企业或成功的先行者,要主动为中小企业做服务,通过服务也可以促进医药企业的联合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也要转变观念,乐于接受物流服务集成商的服务,做一个有效益的被集成者。如果把中小企业比做"点"的话,那物流就是"线","串点成线,联线成网"才是成功之路。例如珠海联邦制药公司已经有20亿元的销售额,他们通过认真分析、比较,还是选择了第三方物流。上海医药股份考虑到冷藏药品的特殊性,计划委托奶业公司的冷链系统为医药服务,奶业公司不仅仓储冷藏条件好,连运输过程也全部是冷藏,这方面远比医药企业有优势,这都是资源共享的好创意。现代物流是一个一体化的供应链,在这个"链"上,需要各个"环"的衔接,如商业采购、储运、包装、加工、配送以及制造商的内部物流等。医药企业在规划"小物流"时,要关注社会"大物流"的发展计划。
企业的根本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每一项投资都要考虑回报。我们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医药企业的"小物流"与社会"大物流"的规划与发展相结合,积极推动深化医药生产流通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