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从 10 月 29 日起对银行利息实施上调,这一最新一次利率的上调,更让医药巨头们踯躅其收购脚步。
北京康斯公司总经理王煜全认为,近年来医药业的频繁购并,几乎耗尽大医药集团的现金资产,银行加息更加剧企业的财务成本。
早于银行的加息,国内医药巨头们已经放缓其购并脚步。尽管眼下的加息幅度不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在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前,谁也不敢忽视由此提升的资金成本。
■ 药企财务压力
王煜全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医药行业这两年正处于整合期,深圳健康元集团、西安东盛集团、上海复星实业、上海华源集团、重庆太极集团、远大集团、三九集团等医药巨头都进行了大规模收购。通过几起耗资巨大的收购案,有些企业已经面临资金压力,本次央行加息无疑将加剧企业的财务成本,使其资金面更加捉襟见肘。或许,在财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可能将无力进行新的收购。
据了解,近几年,虽然医药企业融资渠道拓宽,但并没有改变向银行借款融资的根本格局。从国内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的结构看,银行贷款仍占 80% 以上。目前,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超过 18 万亿元,加息 0.27 个百分点,每年就增加 486 亿元的付息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内地几大医药巨头的资产负债率也居高不下。
截至今年三季度,上海华源集团旗下的医药上市公司上海医药 (600849) 资产负债率达 69.21 %;重庆太极集团旗下的桐君阁 资产负债率达 80.09 %;远大集团旗下的如意集团是 76.96 %;三九发展 是 78.13 %;南京医药是 78.90 %。其中,上海华源集团旗下的医药上市公司华源制药未在最新季报中披露企业资产负债表,而其 2004 年中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61.79 %。
近期,频频传出重庆太极集团、复星集团等公司资金链吃紧的消息。有媒体报道,太极集团因资金链吃紧已秘密向内部职工筹资 8000 万元。
■ 资金之窘
重庆太极集团是大型药企,其旗下拥有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桐君阁 3 家上市企业。重庆太极集团通过系列收购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壮大。 1997 年收购桐君阁, 2002 年收购西南药业,两次收购共耗资人民币 3 亿元左右。
而且,其在建工程中,仅太极工业园区和驻外机构两项工程,今年就合计耗资 2.4 亿元。据说,这些支出几乎全是自筹借款。
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太极集团通过西南药业再次收购了重庆葛兰素全部资产,所需资金为 1.06 亿元。当地媒体报道说,该款项的来源也是企业的自筹和借款。
有金融业内人士估计,太极集团及其旗下企业的银行贷款可能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
而复星集团的资金状况也不容乐观。
2004 年 8 月, “ 复星系 ” 资本版图内的羚锐股份股权变动,身为第二大股东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下称复星医药 ) 却对垂手可得的控股权失之交臂。羚锐股份原外资股东曾积极策应和巧妙安排,希望将股权转让给复星医药,但复星方面最终并没有受让外资股东手上的股权。最后,外资股东以 1600 万元的价格,将股权卖给第三方。尽管复星曾图谋控股羚锐股份,但现在却渐行渐远。
坊间传言, “ 复星系 ” 因为宁波建龙钢铁项目,无力追加投资。
早前, “ 复星系 ” 出资 16.5 亿元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2004 年也曾有消息显示,复星实业投资 26.5 亿元,在陕北榆林开发 100 万吨甲醇等三个化工项目;豫园商城携 “ 复星系 ” 几家公司总计出资超过 3.6 亿元,与山东招金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近两年间,东盛集团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成功收购了东盛科技 (600771) 、潜江制药、丽珠集团、青海制药集团、江苏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 20 多家上市及非上市医药企业。这些收购耗资不菲。
2002 年,在和健康元集团争夺丽珠集团股权时,东盛科技曾共付出 1.7 亿元代价。据了解,东盛在距离签订托管协议的前 4 天,即 2002 年 4 月 12 日将其所持有的东盛科技社会法人股 5400 万股质押给建行贷款 8000 万元。
2004 年 9 月 5 日,东盛集团主导收购云南医药集团,出资额 7.5 亿元。这笔资金,对东盛集团而言并非小数字。今年 7 月底,丽珠集团配股,作为二股东的东盛科技如果参与配股,将要拿出近 1 亿元现金。但是,至今东盛科技没有表态是否参与配股。
■ 巨头们暂停收购
不知是否和自身资金状况有关,几大医药巨头几乎同时发出了暂停收购的信号。
不久前,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东盛集团在收购云南医药集团后,接下来将把主要精力放到内部整合上,短期不再进行新的收购。
2004 年 8 月,朱保国告诉《证券市场周刊》: “ 这几年,健康元进行了几次大手笔收购,我们想停一停,放慢收购步伐,潜心进行内部整合,除非有特别好的项目,否则,短期就不再收购了。 ”
朱保国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未来 10 年里,我国医药行业将出现大规模的整合,健康元集团的目标是进入业内综合实力前 5 名。
1997 年,健康元前身太太药业以 2.8 亿元一举收购了以生产粉针剂抗生素为主的深圳第三大药厂深圳海滨制药厂。 2001 年 6 月 8 日,太太药业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以 7000 万股流通股筹得 17 亿元资金,开始了一系列收购。 2002 年 4 月,太太药业耗资 1.4 亿元收购了健康药业 ( 中国 ) 有限公司 100% 股权,并且购买了享誉中国 30 年的 “ 鹰牌 ” 花旗参注册商标所有权。同时,太太药业还耗资 2.4 亿元,夺下丽珠集团第一大股东之位。 2002 年 11 月底,太太药业出资 5100 万元重组济南东风药业。 2004 年 7 月,从太太药业变身为健康元集团半年后,即承诺拿出 2 亿多元现金支持丽珠集团配股。
重庆太极集团最近也叫停并购扩张,将经营重心转向旗下三大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从低成本扩张向“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而远大集团在医药行业并购中,后来居上,将雷允上药业公司、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收入旗下,还分别控股或参股了华东医药(000963)、如意集团、浙江医药。
但最近,其在浙江医药的股权发生危机。2003年2月24日,国投药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投创业)与远大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合同,前者拟向后者出让其持有的浙江医药国有法人股9730.7591万股(占浙江医药总股本的21.62%),转让价格为每股1.244元,总计12105万元。转让完成后,远大集团将取代国投创业成为浙江医药的第二大股东。
浙江医药在10月12日发布公告,国投创业提出终止股权转让,理由之一是远大集团未对国投创业于2003年11月24日和2004年5月14日两次要求与其重新签订合同,并要求在10日内予以回复的提议做出任何回应。
煮熟的鸭子要飞,远大集团为何不急?
一位接近远大集团的人士说,在远大集团收购的医药企业中,除雷允上经营状况不错,其他企业并不理想,远大集团或许有心收缩战线。据说,远大集团当初与国投创业洽购其所持有的浙江医药股权时,购买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后来,国投创业要求抬高转让价格,远大集团却并不想多掏钱。
■ 机遇将拱手外资
企业并购是并购双方企业文化、发展目标等诸多因素的融合。因此,急速扩张难能避免收购“泡沫”。一些企业意识到慎重扩张的必要性,极力防止短期行为,这是中国医药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但是,中国的国门已经打开,国际资本早已虎视眈眈,并着手争夺中国内地医药企业资源。
北京康斯公司是成立较早的医药战略咨询机构,眼下几大医药并购案中都有它的身影。康斯公司总经理王煜全不无担忧地对《证券市场周刊》说:“客观上,内地几大医药企业有必要暂停收购,但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浪潮并不因此退潮。相反,2005年外资银行将大规模进入中国内地,外资医药巨头和外资机构将展开大规模收购。外资不会等中资调整到位后,才一起比赛购并。希望朱保国、郭家学们能够在国际医药巨头展开大收购前抢先开始新一轮收购。”
据了解,与早期以追求多样化经营和获取短期利益的收购不同,现在国际市场上的企业并购行为,更多出于发展战略和争取全球市场上优势的考虑。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医药资源自然成为他们角逐的战场。
“中国内地企业融资手段还比较单一,多数靠银行贷款,这次银行加息,而且听说还会进一步加息,大药企在并购上会更谨慎。”一位药企高管说。
朱保国的观点是,行业整合和扩张决不能光靠借贷来完成。他说,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很多企业垮掉了,也敲疼了很多民营企业的头,大家确实需要警醒。都知道健康元有钱,也在传说我朱保国为手上的钱花不出去发愁,但我决不敢乱花钱,更不敢轻易花银行的钱。
天士力(600535)董事长闫希军也说:“成也金融,败也金融,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始终也跳不出的圈子。这次宏观调控,托普、德隆、西安达尔曼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先后发生资金链问题,就是教训。”
一位医药行业专家表示,全球市场上特大型医药企业的垄断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可供并购的优质企业所剩无几。近3年来,亿元规模的并购案数量逐年下降,但并购涉及金额却明显上升。云南医药集团并购,东盛就要掏7~8亿元现金,说明并购成本在上升,如果没有银行资本的支持,中国医药企业就失去行业整合的机会,一旦好的药企和医药资源被外资整合,那么,中国药企在市场上就只能受制于人。
而国际医药巨头已经将收购视线转到中国内地,2005年,外资金融资本将被允许进入中国,外资必然会展开大收购,以夺取更多市场份额,甚至市场定价优势。失去收购良机的内地药企到时可能只好仰人鼻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