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距离寒冬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简称大型国企)似乎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冬至”的味道。
截至10月31日披露完毕的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占深沪股市上市公司总数约10%的医药上市公司(包括中小板医药类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整体经营业绩不及上年同期。其中,大型国企经营业绩远远低于医药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净利润大幅度下降。
大型国企盈利整体下挫的现象近几年极为罕见,它与有关医药行业景气调查和医药企业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那么,是什么导致大型国企经营业绩呈整体下降态势呢?
降价限售效应显现
大家知道,人们常用的一些抗生素类药,主要由华北制药、哈药集团、鲁抗医药等大型国企生产提供原料药或直接加工制剂,其起步早、投资大、产业集中度高、所占主营比重大,企业之间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性,导致各公司主营对抗生素类药依赖性较强,且同类药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今年,政府在连续出台抗生素药品降价政策之后,又颁布新措施:一是4月底降低21大类抗生素药品最高零售价;二是从7月1日起对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各种抗菌药在零售药店“无方禁售”。出台两项措施的目的在于抑制药价虚高和制止滥用抗生素,但客观上对大型国企经营构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第三季度报告看,两项措施的实施效应已经显现。
哈药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204.54万元,占上年度净利润的60.97%。截至9月底,其净利润为24,405.95万元,同比下降19.86%,为近几年同期首次下降。据哈药集团分析,主要品种价格下降以及抗生素限售,是公司净利润下滑的直接原因之一。
华北制药抗生素类药所受的影响更大。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华北制药1至9月主营业务收入为28.93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为3,662.74万元,同比下降79.3%。据华北制药分析,剔除今年维生素C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而使盈利缩水因素,部分抗生素产品的降价和限售,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相对华北制药而言,鲁抗医药的“际遇”可以用“糟糕”来形容。自2003年下半年起,鲁抗医药青霉素工业盐和7ACA等中间体原料药价格大幅缩水,相关下游产品价格同步走低,导致2003年全年净利润由2002年的9,645.28万元锐减至5,412.02万元。今年公司这种下滑势头并未停止,上半年净利润为154.59万元,同比下降96.69%。而据鲁抗医药第三季度报告,1至9月净利润为负2,195.25万元,同比下降73.19%。这是鲁抗医药1997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鲁抗医药业绩跌入亏损深渊与药品连续降价的惯性作用有关,同时,限售令进一步助推了其业绩“塌陷”。
此外,降价和限售也对医药商业类公司产生了负面影响。广州药业1至9月净利润为4,103.43万元,同比减少68.68%。据广州药业分析,抗生素限售成为其盈利重挫的一个主要原因。
需求下降抑制产销
降价和限售政策也反映在市场需求上。由于降价收窄了生产企业盈利空间,加上限售堵塞了抗生素的零售渠道,致使市场需求呈现相对不足的异常现象。
据大型国企的第三季度报告,多数公司1至9月主营业务收入出现滞涨或滑坡的趋势。截至9月末,哈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54.55亿元,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东北药主营业务收入11.76亿元,同比下降3.01个百分点;鲁抗医药主营业务收入7.35亿元,同比下降3.67个百分点;华源制药主营业务收入7.54亿元,同比下降19.35个百分点。大型国企主营收入如此下滑,在历史上是不曾见到的。
这里需要对两个“另类”的情况作单独分析。一个是东北药,据东北药分析,从2004年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即调低鼓励出口企业税收返还比例,客观上影响了东北药扩大产销的积极性。东北药1至9月净利润为1,240.36万元,同比下降53.73%。
另一个是Vc生产大户华北制药和华源制药。对华北制药和华源制药来说,2003年国际Vc市场价格突然因供求关系变化大幅上扬,令两家公司苦等多年后经营规模及盈利呈爆炸式增长,从而大幅度推高了两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然而好景不长。时至今年,国际市场Vc价格大幅回落。由于两家公司去年基数较高,今年在利润收窄的情况下,产销不及上年水平属正常。不过,需求相对不足仍是导致业绩下降的一个原因。以华源制药为例,今年1至9月实现净利润2,790.6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3%。
事实上,导致需求下降、产销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导致国内药品长时间处于供过于求状态,而一旦遇到类似降价、限售、招标以及企业杀价争夺市场等足以改变业态的情况,矛盾就会激化。而降价、限售引出的销售萎缩尤其是净利润急剧缩水,则是低水平重复累积多时的一种滞后反应,或迟或早总会发生。
成本骤增毛利下降
分析大型国企第三季度报告发现,各公司几乎都将净利润下滑的另一个原因归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客观地讲,大型国企脆弱的产品结构对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十分敏感,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确实推动了大型国企经营业绩下行。
据第三季度报告,截至9月末,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8%,主营业务成本却同比增长37.05%。两相对比显示,华北制药收入增幅明显赶不上成本增幅,其结果不言而喻,便是盈利能利下滑。同期,哈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则下降6.7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轻微上升,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净利润产生一定的下降幅度。类似的情形在新华制药、东北药、鲁抗医药、白云山、广州药业、华源制药等大型国企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反映出大型国企在持续多年的低原材料及能源价格运作阶段,并没有做好应对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扬的必要准备。
另一个因素同样直接影响大型国企盈利能力,这就是毛利率水平下降。
毛利率持续走低是最困扰大型国企经营业绩的问题。从第三季度报告看,大型国企毛利率继续收窄,不少公司已达到扁平化或完全无利可图的程度。
例如,1至9月,哈药集团占主导地位的西药毛利率为29.63%,而上年同期的毛利率达35.04%。又如新华制药,1至9月主营业务收入11.59亿元,同比增长15.55%;净利润3,053.4万元,同比下降38.47%,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毛利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光是第三季度毛利率就比上半年下降4.93个百分点。再如鲁抗医药,上半年普药及半合成抗生素还有4.20%的毛利率;可是到了第三季度,该类药毛利率锐减至-1.9%。这意味着鲁抗医药此类药品生产、销售得越多,极有可能亏损额越大。
创新不足应变乏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型国企大都因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主客观条件限制,很少推出创新产品,很少真正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带动企业经济持续成长,而是热衷于一哄而上仿制产品,盲目上规模,囿于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发展。于是,当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就出现措手不及的尴尬局面。
这一点在鲁抗医药身上体现得较为充分。
2003年5月,鲁抗医药好不容易获准增发新股4,700万股,按每股7.66元计算,这次再融资鲁抗医药净募资额约为3.4亿元。据招股说明书,鲁抗医药斥资19,961万元用于头孢类抗生素及其中间体技改项目,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头孢类抗生素规模经营。截至2004年6月末,该项目实际投资20,149万元,未产生收益。现在看来,鲁抗医药当初进行募资项目规划时,显然对头孢类抗生素及中间体的市场走势缺乏准确的研判,降价和限售将其重金打造的半合抗发展计划推向了悬崖的边缘。如果当时鲁抗医药将募资用于产品创新或别的有前途的项目上,情况或许不是现在这样。
“冬至”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型国企的这个冬天注定会异常寒冷。
编后
当笼罩在头上的光环逐渐黯淡,当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大型国企的领导和员工们一定感到悲伤和难过。然而,痛定思痛,导致现今困境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降价?限售?抑或是长期以来的创新乏力、低水平重复?答案不言自明。
当外部市场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怨天尤人没有用,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方为务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