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称:在北京市延庆县种植业工作会上,大力发展以黄芩和西洋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已经被作为2005年延庆县主导产业之一,并被列为县政府的折子工程之一。2005年延庆县政府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将在全县发展以黄芩和西洋参为主的中药材1万亩。这也是该县落实北京市整体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北京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延庆县被列为西部生态产业带。发展优质中药材种植也正是贯彻了这一规划,同时中药材还能防风固沙,为保护北京市的上风上水筑起屏障。延庆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和8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延庆县在千家店、四海、井庄、大榆树等乡镇试种了中药材,取得良好的效益。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种植黄芩、菊花的效益是种玉米的2倍,种植西洋参的效益则是种玉米的16倍,因此种植中药材已成为许多延庆山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为了加快药材产业的发展,北京市延庆县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大力扶持,提倡以黄芩、西洋参、君白菊、板蓝根、柴胡、桔梗等多年生中药材品为主。例如,西洋参种植规模标准以每户5亩为上限。达到验收标准的农户按育苗4万元/亩,直播2万元/亩给予2年贷款贴息扶持。黄芩种植户对符合条件,经过验收合格的农户给予每亩50元的籽种款补贴。
2005年,北京市延庆县中药材产业将以“企业+基地+农户”为基本运作模式,全部发展“订单药材”。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已经与利友康药业、光明圣洁集团等龙头企业达成意向,并同时向社会广泛招商,筹划成立中药材行业协会。农户落实地块后,即可与企业先签订单后种植,大大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不仅推动了中药材订单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也保护了农户的利益。(http://www.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