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同时也是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因其成长性好,而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市医药工业的发展规模呈加速之势,并被列入全市“十五”计划和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医药产业的发展已成共识。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制约发展的瓶颈亟待破解。随着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全面完成,医药产业迎来的是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现状:与大市地位不相称
我市原有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医药工业企业共21家,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剂生产企业14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家,医用氧气厂2家,药用空心胶囊厂2家。2004年因大多数企业进行GMP改造,工业总产值仅为2.11亿元,为全省的3.35%,销售收入1.94亿元,利税0.46亿元,利润0.23亿元,在全省参加排名的8个设区市医药总产值中,赣州排名第六位,但利润排名第四位。全年50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的制药企业仅2家,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海欣制药一家;单产品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尚为空白。
随着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的实施,截至2005年6月,除2家因资金和产品市场前景不好等原因已放弃改造外,全市共有12家化学原料及制剂生产企业,投入技改资金2亿多元,共50个剂型通过GMP认证。此外,由于即将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预计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12家化学原料及制剂生产企业、2家医用氧气厂、2家中药饮片厂、1家空心胶囊厂申请换发许可证,另有1家新建药品生产企业将在年内投入生产。
由此可见,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偏小,是我市医药产业的现状。很显然,我市的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尚未真正形成,与赣州这样一个大市的地位还不相称。
瓶颈:期待突破
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一次调查中表明,我市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有很多明显的不利因素,诸多瓶颈期待突破。
据了解,我市药品生产企业已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的品种有400余种,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种少,大多是普通中成药品种,化学药品全为仿制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可谓凤毛麟角;企业间的产品低水平的仿制和重复很普遍,在市场争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市多数医药企业都建在县里,受技术条件和配套服务设施滞后的影响,高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尤其是新药研发人才、熟练工人和市场营销人员难以留住,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医药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为通过GMP认证以取得市场的准入资格,制药企业近年来都举全力进行技改,甚至不惜挤占流动资金,以致影响企业产品的正常周转和市场的开拓;受利益的驱动,少数部门向制药企业乱检查、乱收费和乱罚款的“三乱”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药品招标的不够规范,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准入和销售。
优势:需要发挥
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中药材已是传统产业,中成药工业在赣南医药工业所占的比例较大,这有利于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四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也将为制药企业提供招揽人才、融资扩展、货畅其流的良好发展环境。
我市原来的14家原料和制剂生产企业,除赣南制药厂外,都已通过合资、合作、兼并等形式进行了体制和机制的转换,企业资产得到优化,产权明晰,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制约企业发展的自身体制性障碍基本消除。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无论是生产条件和环境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生产能力和规模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此外,在现有的400多个药品品种中,不乏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品种,如果能够扬长避短,加大投入,抓好市场运作,就能使潜在的生产和品种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对策:品牌聚集
品牌是一种战略资源,谁拥有一流的品牌,谁就取得资源配置上的发言权和控制权。我市的医药企业由于缺乏品牌,导致开拓市场难,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效益不理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人才留不住,资金难引进,创新能力低。对此,专业人士分析说,为提高制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重点培植一批成长性较好的骨干企业;企业要全力争取上市融资,提高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切实解决企业技改、生产和市场开发的资金困难。
有专家指出,实现制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新产品储备。一方面,企业要加强与医药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自身研发体系队伍,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品种;另一方面又要实行“拿来主义”,紧盯国内外已过或将过专利保护期药品进行仿制开发,也包括对自己现有老品种的二次开发,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逐步形成新药、仿制药、现有品种的全方位开发格局。医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的行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制药企业要制定切实的有效政策,建立汇集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药品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改善现有人才队伍结构。
各地的实践证明,制药企业进园区相对集中建设,有利于人才、技术、信息、公用配套服务设施等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重复投资,降低建设和生产成本,是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市可规划1至2个医药工业园,引导现有制药企业逐步迁至园区,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制药企业、集团落户园区,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市场运作机制完善园区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医疗器械和药用包装材料是医药工业的相关产业,市场容量巨大,但这两类产品在我市都几乎是空白,在重点发展制药工业时,可以大力吸引各方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医疗器械及包装材料行业,鼓励现有制药企业延伸产业链,使之成为医药经济新的增长点。当然医药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政务环境,食品药品监督、工商等部门要进一步清理整顿医药市场,坚决查处各种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总之,我市的医药产业目前虽然不强大,但前景看好,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打造品牌,加大科研,规划医药工业园区,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大力拓展医药产业发展新领域,促进医药工业的健康发展。业内人士预测,若按此发展,经过3年左右,我市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3亿元将不再是梦想,一轮产业朝阳将在赣南的土地上喷薄而出。(赣南日报记者黎声京 谢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