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国民间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同时“几乎每种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副作用与药物的质量无关这个观点,已经越来越为公众接受。但问题关键在于,当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时,企业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处理,这无疑是一项严峻考验。
盘点发生在我国的有关药品安全的事件,希望提醒人们更加关注用药安全性。
1 “息斯敏”被迫修改说明书
今年3月,有媒体爆出消息,在中国卖了十几年的老药息斯敏“可致人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甚至死亡,但该药为“处方药”身份,目前在相当多的药店处于无监控状态。而当息斯敏在国外退市已经数年的情况下,西安杨森公司还在中国大力推销该产品,被指有对中国公众不负责任的嫌疑。
记者点评:息斯敏在美国、比利时等国因“销量下降问题”先后退市,尽管该药的化学成分结构全世界都一样,但西安杨森目前并没有在中国退市的打算。其对这个被外间评为“比PPA事件更严重”事态的应对做法是:修改产品说明书,缩小适用人群和使用范围。西安杨森副总裁沈如林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承认,该公司对息斯敏危机中表现出的“一种产品,双重标准”的做法,是最伤害公众感情的短视行为。
2 蚁力神卷入“伟哥”风波
11月2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发出警告,警告消费者不要购买、食用从中国进口的保健品“蚁力神”胶囊,并禁止该保健品进入美国。目前在市场上以“膳食补充剂”名义推广和销售的蚁力神品牌产品及ACTRA-RX产品,含有处方浓度的昔多芬,其作用是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昔多芬与某些含有硝酸盐类的处方药(比如硝酸甘油)或违禁物质(硝酸戊酯)等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记者点评:娱乐明星赵本山代言的“蚁力神”正在涉嫌卷入伟哥风波之中。经由媒体连日引爆的“蚁力神被指含伟哥成分,消费者可能有不良反应”的消息对该产品的制造商——辽宁蚁力神天玺集团有限公司来说,不亚于一颗杀伤力极强的炸弹。
面对此事,厂家处理手法是发布澄清声明,告知“蚁力神”牌系列保健食品是合格产品,“蚁力神”产品不含viagra“伟哥”成分。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网站上有关“蚁力神”报告中的产品是由不法分子假冒、仿冒的“蚁力神”产品,该产品系由viagra“伟哥”粉与面粉混合炒制而成。
至于事情的真真假假暂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不过似乎还有不少公众在期待更有权威的说法。
3 巨能钙含双氧水被指有毒
11月16日,《河南商报》以《消费者当心,巨能钙有毒》为题,披露巨能钙含有致癌作用的工业用双氧水。随后,该文章被各大报章和网络媒体转载后,引起一片哗然,各地药店纷纷开始将巨能钙撤下柜台,巨能钙危机全面爆发。12月3日,卫生部网站通报了就“巨能钙含过氧化氢”一事进行的调查结果,称产品中的过氧化氢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但是,公众对于含双氧水的巨能钙仍处于半信半疑状态,以致巨能钙仍面临着如何重建消费者危机的困惑。
记者点评:在产品危机出现后,巨能公司采取了相对积极的应对策略,承认巨能钙含有双氧水,但坚持认定巨能钙无害,并扬言要对河南商报诉诸法律。然而,在权威部门监测结果还未出台的情况下,消费者仍对产品持观望状态,厂家和药店做了诸多的解释工作依然没有多大效果。即使后来卫生部门给出权威的答复,可是仍未能消除公众对巨能钙的疑惑。
4 “美优牌”复方甘草合剂受冤
12月8日,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宣布,改方更名后的“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正式上市,并被列入国家储备药目录。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出通知:自2004年7月1日起,将该药配方中的“酒石酸锑钾”成分,换成“愈创木酚甘油醚”,并更名为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今年6月份外界传出,复方甘草合剂“有毒”,后来,误传被政府有关部门明确否定,但这种药销量已大跌,导致产品滞销。
记者点评:据悉,上海市名牌产品“美优牌”复方甘草合剂是一种治疗咳嗽的常用药,销售一直不错,连续9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是上海市技监局的免检产品。然而,今年6月份外界传出该药有毒性,该品牌形象受损,产品严重滞销。此时,该公司上层管理人员一方面着手与传产品有毒性消息的有关媒介打官司,一边即时与其它媒介沟通。这一种及时处理手法,无疑尽快让公众知道事件的内幕,了解到厂家的态度。
??5 劣质眼药水被强令召回
今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19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药品进行了查处,潜江制药生产的利福平滴眼液名列其中,成为惟一出自上市公司的问题药品。
记者点评:在利福平滴眼液被定性为劣质药后,潜江制药向经销商发出了检讨函,召回全部利福平产品予以销毁。然而,面对媒体的询问,潜江制药却诸多狡辩。据悉,国家药监局于2003年3月11日颁布了利福平滴眼液的国家标准。由于去年3月11日以后,公司还有100多万元按原标准生产的药片,公司认为应当理解为是合格产品。并且,潜江制药选择了继续生产销售利福平滴眼液,直至被通报查处。潜江制药有能力而不为,却还要抱侥幸心理打擦边球,不顾公众的利益,令人吃惊!
期待明年用药更安全
业界曾流传这样的说法:“2004年是医药行业终结暴利的一年”。专家预测2004年在没有SARS这样偶然因素的刺激下,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均会明显回落。
如今,2004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来医药界走过的路,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医药招标遭到诸多药企投诉、多起药品保健品的不良反应引起民众的恐慌、禁止医生收红包、虚假夸大宣传的医疗广告等等。质疑之声可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表明社会信息化日益透明、公民知情权和发言权得到有利保障;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让人担忧:寻医问药关乎人命,接二连三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怎样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