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当着上百家供应商的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两大医药零售巨头——九合永龄堂和京远大药房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60万元,以稳定呼市的药品零售价格。如果呼市有哪家药店的药品以低于进价的价格销售药品,他们就会用这60万元资金把那些药品买回来,然后按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再次出售。
医药零售企业这样应对价格战的策略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先合作后合并
据了解,九合永龄堂和京远大药房的携手与呼市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不无关系。从今年5月份开始,呼和浩特的药品零售市场便降价声不断,致使一些小药店在轮番的价格战中难以维持,纷纷退出,而一些大药店则趁机开始有所作为。
京远大药房总经理谭明涛向记者介绍,现在呼和浩特的药品零售市场价格混乱,总体上是微利的,尤其像心脑血管、降压药、感冒药等老百姓常用的药品几乎没什么利润。不少大型平价药店之所以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是因为他们在部分药品打出平价或零利润销售的同时,都在其他类药品或者非药品中寻求利润支撑点。“我们两家合作就是希望呼市的十几家一类、二类药店在销售过程中不靠药品让利,而是通过厂家和经销商让利,使药品稳定在一定的价格水平。”
据悉,对于此次合作中用于应对价格战的60万元的启动资金及从中所得的利润,九合永龄堂和京远大药房将会平分。双方还达成业务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共享,药品零售价格统一,不搞行业垄断,结成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等6点共识。
“我们下一步不是通过盲目地降低价格来赢得消费者,而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来占领市场。”谭明涛对记者说,“目前,两家的合作更多还是集中在信息整合的层面,如两家的采购部各派一人共同办公,两家的经理之间每天通话,从进货渠道、管理模式方面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共赢,为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谭明涛表示,他们与九合永龄堂合作主要是通过两家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使呼市药品零售市场能够理性而有序地运行,并为日后两家的全方位合作甚至合并铺路。还有一些更具体的合作措施将于近日出台。
能否成功看实力
对于九合永龄堂和京远大药房出资60万元应对价格战的合作模式,医药营销专家、北京嘉信光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张骏表示,要从两个方面看待这种做法:“就商业行为而言,这是一种正常的被迫应对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从法律方面来说,只要其再次出售的药品价格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价格,就不是一种违规行为。”
对于这60万元能否起到稳定药品零售市场的作用,张骏认为,关键要看这两家药店在呼和浩特的市场占有率。假设在呼和浩特的终端市场医院所占的份额是60%,那么在剩下的40%的市场份额中这两家合起来能占到其中的80%,那么他们就占到整个终端市场份额的32%,应该能达到稳定市场这一目的。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大的份额,就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
张骏认为,这种合作是一种新的模式,只要地方适合,未尝不可以尝试一下,但还要注意供、产、零三者的关系。“因为厂家对价格也会进行控制,所以如果能取得厂家的支持,成功的几率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