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税收新的增长点。全省90家主要医药制造企业已有76家、200余种产品通过国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今年1至9月,全省医药行业共实现增值税21383万元,从2001年以来,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税收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
贵州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亚热带气候,境内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立体气候强,自然资源丰富,盛产优质药材,素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之称。据上世纪90年代初普查统计,全省药用动、植、矿物共有4290种,其中植物药3924种,动物药289种,矿物药77种。全省纳入国家收购的药材有250种左右,常用的中药材约有1200种,民间应用的则更多。最有特色的当属苗药,在全国申报的162种苗药品种中,我省占有158种,其中154种上升为国家标准的苗药品种。省外许多医药企业看中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药材资源,把企业搬进了贵州。近10年来,全省已发展90家主要医药制造企业,其中有76家企业、200余种产品通过国家GMP认证,成为全省医药制造企业的主力军。
医药制造是一项高附加值产业,其主要原材料基本上是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并依收购发票所列金额按13%扣除率抵扣,属典型的“高征低抵”。由于经营特点和条件限制,收购发票由收购企业自行开具,自行计算抵扣进项税额,无法纳入金税工程进行发票稽核。而现行农业产品相关税收管理规定不够明确,缺乏配套的管理办法,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为加强对医药制造企业的管理,省国税局对医药制造企业先后出台了一些辅助管理办法,针对收购发票使用、资金流和物流三个重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各地州市国税机关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贵阳市国税局根据辖区内医药制造企业多的特点,制定了三条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对医药制造企业以税负为主要指标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的税法遵从度、财务管理状况、税负情况等分为一、二、三类企业,并根据不同类型采用常规管理、不定期监控管理、驻厂管理等方式进行管理。二是开展纳税评估与实施税务稽查双管齐下,针对医药制造企业行业特点,结合GMP生产流程,设计切实可行的纳税评估体系,依托综合征管软件和“一户式”系统,采集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及时进行约谈或实施检查。三是加强信息传递交流,针对制药企业多为跨市、县生产、销售,难以掌握其产销完整状况的现状,建立情报交换制度实现对制药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共享,推进制药业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