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益佰制药和神奇集团两家制药企业的年工业产值均超过10亿元,在这些优强企业的带动下,以中药工业为主体的医药制造业已占据全省高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并成为贵州全省工业的支柱性产业。
依托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的建设,2001年至2004年,贵州省共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546个,总投资约38亿元,以中药、民族药为主体的医药工业产值从33亿元增加到63.1亿元,增长了91.2%,年均递增17.6%。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性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贵州省已有96家企业318条生产线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形成了扎佐、息烽、清镇、乌当、花溪、龙里等制药企业生产基地,涌现出贵州益佰、神奇、益康等跨地区、跨行业的较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及一大批中小型制药企业。有1802个品种获得国家批准,154种苗药上升为国家药品标准,26个产品获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以传统中药产业为主的医药制造业正在转变为以现代中药产业为主的医药制造业。
贵州省重点实施了一批中药制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实现了中药新品种的产业化,产品新剂型已经发展到27种,改变了传统中药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和丸、散、膏、汤、黑、大、粗的传统产品剂型,进一步提高了传统中药的品质。
同时重点支持了天麻、大果木姜子等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改变了过去由分散农户小规模种植和采集野生药材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了中药原料药的质量和产量,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省建立GAP种植示范基地33个,推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7万公顷,其中信邦制药的何首乌、太子参两个GAP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国家认证。
到2005年初,贵州省医药生产企业发展到194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产值达到58.2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46.4%;增加值达到22.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5.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