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1-7 月,医药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收入和利润增速同比明显加快,行业的投资价值已经逐渐呈现。从细分行业来看,中成药行业保持高位运行,1-7 月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76%和28.41%;由于国内外向型企业的增多和印度等国企业的参与,原料药行业竞争加剧,利润总额增幅年初攀升至高位后缓慢下滑;制剂药行业持续回暖,但要面临医改政策调整的压力。
过去11 年的医改被认为是不成功,市场化道路不适合我国国情。未来新的医改方案内容如何,将影响到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恢复性增长,前景仍难乐观
医药行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1-7 月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76%和20.64%;行业整体毛利率仍然呈现下滑趋势,但是生产企业通过降低三项费用比率保证了利润总额增长;
由于医药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化工原料以及农产品,原料价格上涨造成医药行业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医药行业又面临药品持续降价的压力,由此造成全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与此同时,医药行业的三项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7 月,医药行业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是14.47%,8.11%和1.71%,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7,0.46 和0.07 个百分点,由此带来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成本逐月累计增长率(%)
重点企业经营效益也有一定回升。1-7 月23户医药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32.1 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3.4亿元,同比增长12.5%;产、销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主营业务成本543.2 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收入增速;实现利润27.6亿元,由上半年下降0.8%转为增长4.1%。
医药工业利润总额逐月累计增长率(%)
二:新医改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据悉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其具体内容尚不得而知,但是从其基本思路判断,我们认为这将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医药分家将变得彻底。医院药房将变成独立核算的实体,但是仍然由医院管理,其后逐步脱离医院范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到2007 年,将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消费水平比城镇低,对于低端的普药需求量较大,这可能对有关企业提供机遇。
长期看,药品降价是必然趋势。高药价中的不合理水分将被挤压,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可能压缩。我国现有通过GMP 认证的医药企业3700 多家,医药批发企业12000 多家,零售企业12 万家。医药企业产品基本上都是仿制药,差异化小,按一般经济规律,药品价格应该越来越低,但我国却出现药价越来越高,越高越好卖的情况。原因在于企业违规操作。卫生部报告中指出,不少企业的药品虚报成本,药商层层加价,赚取高额利润,而有些医疗机构更愿意使用贵的药品,开大处方,以获得高额回扣。未来卫生监管部门可能会通过严格的成本核算,控制医药生产企业的利润;整顿流通环节,降低不合理的药价加成比例。
三: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
化学原料药:参与全球化竞争程度最高的子行业。过去那种跟踪国外产品进行仿制的特色原料药企业,将面临更广泛的竞争,产品价格下跌迅速,持续盈利能力前景欠佳。而且在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原料药企业的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从长期看,现有企业有可能支付更高的环保成本。此外,人民币升值也对原料药出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化学制剂:持续的药品降价对行业的影响明显。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基本上都是以仿制药为主,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很高,缺乏差异化产品,从长期来看,盈利能力会持续下降。我们建议关注那些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进入壁垒较高,具有差异化竞争能力的企业,以及具有规模优势,整合产业链的企业。
中成药:我们认为中成药行业需要关注那些具有品牌价值的企业。但是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品牌中药企业目前的估值水平都较高,未来上涨空间有限。此外,随着化学制剂不断降价,中成药的价格也可能面临下调压力。
生物制药:行业前景黯淡。生物制药行业一直存在严重的同质化趋势,低水平开发,缺乏创新能力。生物制药行业的高投入、高风险却无法带来高收益。而且生物制药在药品降价风潮中也是重灾区。我们对于行业整体前景不乐观。由于冬季即将到来,对流感疫苗的需求将增加,我们认为疫苗行业可能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