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如果不搞自主创新,只能坐以待毙!”在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医药企业老总这句发自内心的感慨。目前,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化能力逐渐增强,竞争优势愈加明显,行业规模日益扩大,而这些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自2001年年底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以来,以“产品错位、产业协同”为指导思想,通过自主创新,着力构建以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及制剂为主体,以医疗设备和器材、药品包装材料为两翼的产业模式,强化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基地发挥群体竞争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连云港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再难也要搞创新”
在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一批龙头医药企业较早地具备了创新的意识和发展思路。他们有一个相同的情结:就是再难也要搞创新。
“仿制药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只有自主创新才是药企的生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云曙表示,企业要发展决不能把命运寄托在外部条件上,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开发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抢先报批注册上市,才能赢得主动。
这家从街道小厂发展起来的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自主创新对于医药企业的重要性,建立了两个科研中心,尤其是1996年以来,每年的科研投入占销售额的5%-8%。不断创新让企业积累了雄厚的技术资源。目前,该公司已申请30多项国家专利,培养了博士后2名、硕士研究生4名,有望在近两三年内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用于新产品开发。在谈到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中药进行深度开发时,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翔翎介绍:“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是标准。我们为了建立一种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化体系,很早就进行中药中主要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阐述中药从原药材到成品的主要成分变化过程。”他透露,目前公司已完成30多味中药材和16个中药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部分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作为国家标准;同时,桂枝茯苓胶囊的指纹图谱研究获得了美国专利,现已通过美国FDA的批准进入临床。
“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企业强大,因此必须要把研发放在第一位。”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惠启认为,中国的药企目前应集中精力于某一专业领域创新,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对特色产品集中开发,做出特色。在这样的决策下,这家企业近20年来专注于肝药的研发,1987年以来,平均每2年就推出一个肝健康新药,目前产品已经覆盖全国所有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科,占国内肝健康产品12%的市场份额。
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该基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连云港市工业增长速度。2004年基地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2%;实现利税8.9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4.4%。2005年1-9月,基地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利税7.4亿元。
“十五”期间,基地企业共承担国家863计划9项、省级攻关计划10项、国家火炬计划等科技产业化计划120余项,经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18个、高新技术产品80个,占全市总数的20%,获新药证书87个,其中一类新药6个、二类新药23个。盐酸吡格列酮原料药及制剂(瑞彤)、抗病毒新型中药热毒宁注射液、异甘草酸镁原料及注射液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
基地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升竞争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品,培育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已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医药产业体系。目前,连云港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新型抗肝病药物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新型中成药、药用复合包装材料生产基地;同时,在医疗器械等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目前,基地内规模以上医药企业8家,拥有资产总额22.3亿元,固定资产7.8亿元,从业人员5202人;已具备研究、开发和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材料等多种门类产品的能力。
政策引导功不可没
江苏省连云港市副市长施炎介绍,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成立后,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尤其是在扶持自主创新方面出台了多种政策措施,包括科学规划和建设软硬件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建设研发和招商平台,培植骨干企业等。另外,将有限的资源向骨干企业倾斜,通过成立科技扶持风险基金和所得税返还等政策扶植自主创新,特别出台了“一厂一策”的政策。按照5亿元、10亿元两个档次,对税收贡献超过全市平均数以上的企业,每年返还其超过税收部分的一半,用于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开发。
据悉,当地科技主管部门在支持基地发展方面采取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源整合、骨干培育、产业聚集”的做法。
通过政府引导,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形成医药产业升级的技术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增强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形成了医药产业聚合的载体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增强企业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医药产业竞争的机制优势;通过骨干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医药大企业集团,形成医药产业扩张的比较优势;通过产业集聚,提升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形成医药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