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医药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蕴含的巨大市场可能使其成为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个主导产业。医药产业可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类,其中医药工业按原材料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业(原料药与制剂)、传统中药业(饮片和成药)、生物制药业和医疗器械业;医药商业则可以分为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和零售两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7.7%,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目前我国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的8%,我国医药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快速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为谋划全省“十一五”利用外资加快发展医药产业,我们对医药产业利用外资现状与机遇作初步分析,供各地在招商工作中参考。
一、医药产业利用外资历史较长、规模较大
该省医药工业比较发达,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医药产业也是该省利用外资较早的行业之一。对外开放对该省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05年10月底,全省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医药工业项目852个,实际使用外资14.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吸收外资总量的27.1%和12.1%,是该省吸收外资的主要行业之一。其中,化学制药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8.2亿美元,占57.4%;传统中药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0.4亿美元,占2.6%;生物制药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亿美元,占13.9%;医疗器械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7亿美元,占26.1%。数据表明,化学制药业在该省医药工业中仍占据重要位置,而传统中药业、生物制药业和医疗器械业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在该省医药工业领域投资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有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礼来、普强、康宝莱、百特、辉瑞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医药企业,其中葛兰素史克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独资设立的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3亿美元,是该集团目前在华投资最大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制药企业。
该省在医药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近年来,已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医药商业项目6个,实际使用外资0.049亿美元;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医院项目34个,实际使用外资0.6亿美元。该省在医药商业领域利用外资最大的项目是香港瑞年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南京合资设立的南京瑞年双科制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近0.30亿美元。该省在医院领域利用外资最大的项目是马来西亚明基比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南京明基医院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1亿美元。
全省各地还形成了几个非常有特色和引人注目“医药板块”,是外资合作的优质载体。泰州是全省医药产业最发达城市,其经济规模占全省的1/3,年均增长率50%以上,是全国知名的医药产业集聚地。今年11月,泰州又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15个国家医药出口基地之一。泰州医药板块的主体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江山制药、济川药业和苏中药业等四大企业,其中江山制药即为合资企业,其VC产量及出口量全国第一,产量占世界的15%。在全省名列第二的苏州市的医药产业,更是以外资企业唱主角,一批国际著名的医药企业如葛兰素史克、礼来、普强、百特等纷纷前来苏州落户,外资企业占苏州市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无锡市通过招商引资促成10家外资和国内制药企业在该市落户,总投资逾10亿元人民币,已形成新区医药工业园、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和惠山生命科技园3个制药企业密集区。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则把生物医药作为发展的“拳头产品”,目前已有先声东元、赛尔金、中脉科技、老山药业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在此落户。各地医药工业园的投产落成,为全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增添了后劲。
二、医药产业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存在诸多利好因素
诸多利好因素决定该省医药产业利用外资潜力巨大,无论在利用外资规模,还是领域和质量上,都将获得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1、该省人口众多,拥有广阔的药品消费市场,对外资进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尚不到10美元,而世界人均药品消费达到50美元,美国人均药品消费更是多达300美元。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医药市场容量将达到600亿美元,并在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从而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该省人口7400多万,经济比较发达,是全国药品消费主要地区之一,这对外商选择该省投资医药产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我国医药产业的低市场集中度和高成长性,为外资进入创造良好条件。我国医药产业年市场份额5000亿元人民币,并且连续多年年增长率达15%,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具有极高的成长性,潜力巨大。然而,这一市场份额却被4000多家企业分解,最大的制药企业年销售额为100多亿人民币,所占份额仅为2%。企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但同时增速较快,潜力巨大,是我国医药产业的突出特点,这一点对外资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3、我国医药产业国资改革为外资进入提供巨大空间。我国医药产业的产业集聚度目前还不是很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还比较少,医药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企业发展、兼并、联合、重组的过程。我国政府正在对医药产业进行国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国有资本退出、股权多元化和引入增量资本在内的有力措施,这为外资的进入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在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这个转型阶段,外资有望以较小的代价控制优质的药业资源,从而实现较高的利润回报,这也正成为吸引外资进入的重要原因所在。
4、为增强核心竞争力,该省企业迫切希望与外资进行合作。由于我国制药行业多年来一直以仿制为主发展起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之又少,近20年来,国内生产的药品97%以上是仿制的。近年来,随着该省医药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它们迫切希望能与国外先进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开展合作,加快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参与国外医药市场的竞争。
5、跨国医药企业的原料药生产外包,为该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近两年来,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和自身专业化需求的提升,很多跨国医药企业将其原料药的生产外包,中国正成为继印度之后全球原料药市场新的掘金者。同时,该省一些医药企业随着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也非常希望成为跨国药企的本地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尽快成长壮大,融入全球医药产业链。
6、我国商业和服务业领域的逐步放开,为外资进入提供更多市场机遇。与我国医药工业的持续高增长态势相比,我国医药商业的发展进度却不尽如人意。我国的药品流通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下。从2003年1月起,我国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市场,允许外国批发商和零售商进人我国市场,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商也可以来华办合资合作医院,并可控股,商业医疗保险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些变化正是外资可以大有作为的市场机遇。
三、强化承接载体、发展生物医药,医药产业利用外资将获得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老龄化比例的加大,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该省医药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这一有利的宏观环境使得外资进入该省具有充足的信心保证。
正如全省各地的开发区是各地吸收外资的主要载体一样,全省各地的医药板块和园区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强化该省承接外资的能力。医药板块和园区的企业集群和产业聚合的特点,及其优质的投资环境,为外资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生物产业是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引发的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未来几年将会有大量的生物技术产品投向市场。在目前这个世界生物产业尚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在该省成功利用外资筑就了信息产业这个制造业第一大产业的高地之后,我厅将在“十一五”外资发展规划中,将大力吸引生物产业的国际资本和技术作为构筑新的产业升级优势的重点领域,在重点地区、开发区探讨建设中国的“生物谷”。
因而,外资进入该省既有良好的宏观形势,也有不断成长的承接载体和广泛的投资领域。外资不仅将为该省医药产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工艺、资金和管理经验,提升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还将促进该省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在全球新一轮的经济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