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
前不久,西藏自治区卫生厅有关负责人透露,自治区将组建“中国西藏藏药集团”,整合区内的8家传统藏药企业,使藏药生产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而青海省也将利用传统的郁金香节举办“中国夏都首届药品药材博览会暨医药健康产业昆仑论坛”,把民族药营销推向一个高潮。“为什么西部省区如此关注民族药?”记者的提问打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的话匣子。
返璞归真成为时尚
诸国本:民族药的发展之所以在今天引人注目,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
首先是整个世界在后工业化时代越来越追忆失去的传统文化,返璞归真成为时尚。我国社会也在一系列变革后,对传统文化开始深刻反思。加上现代医学也存在许多“无奈”,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难以避免,而传统医药注重整体调整,多用自然药物,较少毒副作用,价格比较便宜。这使得传统医药(包括民族医药)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形成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民族医药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我国医药卫生资源的一部分。
记者:现在民族药的发展状况如何?
诸国本:从民族药的开发、生产来说,目前尚集中在藏、蒙、维、傣、苗、彝6个民族,有国家批准生产文号的民族药成药共计865个,分布在165个民族药生产企业,其中130个企业通过了GMP认证,2004年民族药统计营销额约50亿元。一些民族地区想把民族药作为支柱产业但实际上由于产值有限,除贵州苗药以外,其他省区只能称作“特色产业”。
记者:民族医药发展政策落实得如何?
诸国本:民族医药在历史上为我国少数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过重大贡献,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滋养和借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7年1月颁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事实上,现在是不少地方并没有真正执行落实有关法规、规定和政策。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医药卫生改革也应该“土洋并举,中西并重,两条腿走路”。如果真正做到这些,“看病难,看病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缓解。
繁荣背后有隐忧
记者: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民族药还是补品或偏方,在中西药无效时才会试着使用。民族药属于“边缘”药品吗?
诸国本:作为一种民族的传统药,不可能是一两个药专治一两种病,更不限于补品或偏方。目前很多人对民族医药的认识是感性的、肤浅的,是从个别药的认识开始的。这与民族医药宣传不够、生产品种不多、应用不够广泛有关。民族药中单方验方较多,而市场上容易购得的非处方药大都有益健康而毒副作用小,这使人认为民族药中补品或偏方较多。
民族药现在是名声很大,处境不佳。突出的问题是销售不畅。民族药尽管有865个国家批准文号,但进入《医保目录》的只有47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只有70种。大量民族药在医药市场主渠道的边缘左冲右突,代理商满天飞,虚假广告和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
要让民族药进入主流药品行列,必须解决五个问题:一是放宽政策,允许大量民族药、特别是有文献根据的或群众普遍应用20年以上的民族药进入《中国药典》、《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二是恢复民族药地方标准。三是组织民族医药专家同行评议。四是加强科研。五是让民族医药下山进城,使城市医院的医生懂得民族医药,会用民族药。
记者:如果大力开发,会不会影响到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诸国本:民族药大多是草药,其中有一部分是珍稀药材和濒危动植物。民族医药大都在我国西部。西南的植被比较好,药材资源比较丰富。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稀少,植物种类不多。发展民族药,应首先考虑其资源可否持续利用,保护生态、保护药材资源尤其重要。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记者:很多地方由政府出面,整合当地民族药资源,以“药交会”的形式宣传品牌和药品,比如即将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的药博会。您如何评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种形式?
诸国本:我国的民族医药企业大都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是西部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产品重复多,抗风险能力差。大力整合,势在必行。加上在GMP改造中,不少企业举债建设,面临不少新的困难。鉴于民族药目前在营销方面的严峻形势,各地举办药交会经销商统一代理、工商见面,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