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争取有5个化学药物制剂产品取得美国或欧盟上市资格,真正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发展改革委5日对外公布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介绍,虽然中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额较大,但是通过国际市场注册和认证的产品却不多,绝大部分产品仍以化工产品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根据这个指导意见,“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医药产业,部分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为向医药强国转变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中国“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化学原料药领域,中国将通过工艺、技术和装备创新,实现20个市场增长潜力较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产业化,形成新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一批产品通过国际注册,真正进入国际市场。
在中药产品领域,开发上市20至30个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机理清楚,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在重大、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慢性严重疾病领域,争取有10至15个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和新型疫苗实现产业化,投放市场。
同时,中国将新增10至20种数字化、无创或微创的诊疗设备和医用材料产业化,使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