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医疗器械为什么这么贵?以骨科用X射线机为例,同品质国产货仅20多万人民币,进口的则要70万左右;核磁共振,进口的甚至比国产的贵100多万。有业内人士透露,进口大件医疗器械能够给某些特定人群带来巨大利益,这是“进口”的最大诱惑。据了解,大件医疗器械的“回扣”达20%甚至更多。企业还要留出一部分“活动经费”,以出国考察等名义,来密切双方关系。而所有这些钱,最终还是由患者承担。据《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药费和检查费用,能占病人总花费的80%以上,器械检查费用已经成为继药费之后,病人的第二大负担。
进口或外资品牌医疗器械导致检查费用高,患者负担加重,尽管如此,外资已经开始进军基层医疗市场。那么,如何才能让老百姓用上既安全又实惠的医疗器械呢?本土医疗器械发展的瓶颈又在哪里?国产医疗器械如何才能赢得信赖?一家医疗技术研究企业的技术人员鲁通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研究的、目前在全球都非常热门的数字化医疗,欧美都是由国家建设平台,企业创新应用程序就可以了,但目前我们的数字化医疗是由企业在搭建平台。医疗器械研制花费高、周期长,绝大多数企业负担不起。
鲁通:企业直接去开发这种平台的话,那么企业的压力非常大,它的周期太长。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定价基本按照产地原则,进口的就贵,国产的再好也便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裘云庆认为,选择什么医疗设备既安全又便宜,还需要国家出台公正的评价标准,供老百姓参考。
裘云庆:像有些设备,比如B超、心电图、X光机,基本上都差不多。大家还是在思想上有点崇洋。怎么样来判断国产设备和进口仪器设备的好坏?如果有一个公正的标准让老百姓知道的话,也会有利于国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