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议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恐怕连主办方都始料未及。
10月21~22日,青蒿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虽然之前主办方提及的世界卫生组织抗疟官员、非洲国家代表、中国商务部有关人士并没有出现在论坛上,但还是吸引到了国内近90%的青蒿类生产企业。
据业内估算,今年国内青蒿素产量约300吨,比市场需求多了一倍。青蒿素每公斤价格也从年初的4300元人民币跌至目前的3000元以下。另外,由于青蒿大面积扩种,目前全国大约还有5000吨蒿草积压在仓库。与去年青蒿素的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相比,有媒体用“悲情”来形容今年青蒿行业的萧条。事实上,青蒿素作为青蒿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其价格、数量的变化与上游的需求息息相关,而上游的需求取决于青蒿产业的市场格局,如果仅看原料则会对整个青蒿产业形成片面认识。
■诺华订单大幅缩水
今年初,诺华公司曾表示,将从世界卫生组织(WHO)获得1亿人/份的复方蒿甲醚订单。但是记者获悉,诺华与WHO真正落实的订单只有6000万人/份,“缩水”40%。虽然如此,但因为年初诺华已经按照1亿人/份将原料订单分给了5家中国原料生产企业,所以目前诺华还是按照合约将原料全部“吃进”了。毫无疑问,由于订单数量“缩水”,诺华已经处于“超容”状态。
对本次论坛,虽然大多数青蒿素原料生产企业趋之若鹜,但是在国内占有较多优势资源的青蒿素龙头企业华立医药却没有参会。其实,经过去年青蒿原料价格暴涨后,国内具有规模的青蒿生产企业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将国内最好的蒿草资源分割入囊,目前这些企业除昆明制药外都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蒿草和青蒿素的生产收购量。
“今年青蒿原料市场的过剩仍然是行业不成熟的延续,这两年的一冷一热值得相关企业反思。”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从2001年WHO将复方蒿甲醚作为首选抗疟疾推荐用药,并于2004年开始给诺华批量生产订单后,中国青蒿素原料产业迅速扩容,从原来不足十家企业发展到目前的近40家。长期跟踪青蒿素项目的资深人士、中信科技项目经理刘天伟表示,国内企业都高估了国际抗疟药的需求数量和WHO对抗疟药订单的控制程度。全球基金每年拿出2亿美元用于采购抗疟药品,其中还包括在非洲的医疗培训、宣传、药品监管经费等,其实依赖援助的全球订单总量也超不过1.5亿人/份。从国际市场格局来看,虽然中国是青蒿素类药物最大的生产者,但是主流市场并未打开,诺华的订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青蒿原料最主要的出口渠道,而年初WHO向诺华下的订单只是预测数量,如果国内原料药企业预期过高,就有可能形成青蒿原料的泡沫现象。
目前,华立医药在非洲私立市场的拓展成绩斐然,达到了500万人/份;桂林南药的青蒿琥酯片和原料也已通过WHO的GMP认证和供应商采购目录,桂林南药今年得到WHO的订单总额约有180万美元。
■青蒿市场格局谋变
9月29日,诺华宣布四个规格的复方蒿甲醚平均降价至1美元。诺华表示,该价格已经处于成本价以下。
业内人士透露,诺华复方蒿甲醚的价格一直广受非议,由于非洲国家要求降低抗疟药价格,WHO也不断给诺华施压,而促成诺华降价的直接原因是,法国赛诺菲已经宣布,青蒿琥酯复方制剂不申请专利,并将在今年年底上市,定价为1美元。
据了解,诺华之前坚持不降价的理由之一是,青蒿素是中国专利产品,诺华要将销售额的4%分给中国。而在降价前,诺华曾找到中国有关部门要求开放专利,但是被拒绝。
“今年WHO给诺华的订单锐减,也许是等待像赛诺菲一样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来分担来自非洲要求降低价格的压力。”一位业内人士说。
事实上,诺华昔日与中国在青蒿素专利上的合作已经因时间的推移和与中国企业其他同类产品的利益分割而变了味。中国企业也将诺华视为最大的威胁,并试图摆脱下游供应商的地位而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
然而,目前除了桂林南药拿到WHO一些订单外,中国企业距离主流市场仍很遥远。
“目前国际抗疟药已经形成完善的采购机制,中国企业要想进入这个市场,必须符合他们的办事规律。而中国企业都是单打独斗,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虽然也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得不到主流市场的认可。在中国企业还没有足够强大、没有进入主流市场之前,诺华在全球抗疟药市场的份额锐减,只能给其他竞争对手创造机会,中国青蒿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更加困难。”一位业内人士说。
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
从重庆论坛来看,国内许多青蒿原料生产企业正在掉头寻找印度的买家,而印度在非洲私立市场恰恰是中国产品最大的竞争对手。印度国内不但没有专利药保护措施,而且鼓励进出口加工业务。据健康网首席研究员吴惠芳介绍,印度实行“两头在外”的贸易政策,即对采购原料在外、产品出口在外的产品实行政府贴补,使其企业能够凭借低价在国际市场上打击竞争对手。与此同时,越南近年来也在大面积种植青蒿。越南人力成本低于我国,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发展策略尚需调整
8月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曾酝酿成立青蒿类产品出口商品分会,但是此后便没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