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在昆明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工作交流会”传出信息,近年来,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国各相关基地都在尽力提高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强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建设,积极组建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有力地推进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相关资料显示,在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和不同形式的中药产业集聚区,如浙江温州的中药装备制造基地、天津的外向型中药出口产品研发基地等。
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刘燕华在会上介绍,2006年,我国中药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27.69亿元,出口超过10亿美元;中药工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高于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展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各省中药产业发展也形势喜人:吉林省2006年中药工业产值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28.4%,是基地建设前(1999年)35.6亿元的4倍,年均增幅41.7%;云南省重点建设了昆明医药工业园、文山三七产业园、楚雄和大理天然药物产业园等4个医药工业园区;贵州省现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贵阳市扎佐、息烽、笋子林、清镇、乌当、花溪、龙里医药城和红花岗等8个主要医药企业生产基地。
刘燕华说,中药产业涉及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医药知识产业,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产业链。对此,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中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中药大企业,这样才能把中药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我国正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快中药大品种开发,进一步推进中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