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外包联盟今年欲签3亿订单
记者从第十一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中国第一个从事生物技术外包服务的产业联盟——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ABO)将于本月20日一次性签订5项合作协议,同时该联盟更预计在2007年总共将签订高达3亿元人民币的订单。这一较好的盈利状况也证明了在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这一新兴产业中,“抱团”比“单干”更容易赚到钱。
记者从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明日将签署的5项协议包括目前因遭国际医药巨头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起诉而受到外界关注的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该公司将委托ABO成员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抗体药物ATKHR1,合同金额1500万元人民币。而这也是国内药品委托研发领域最大的合同之一。
近年来,一种新药全球平均研发成本为12亿美元,为降低成本,许多国际医药巨头纷纷把新药开发中的非核心部分脱离出来,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就因为相关人才密集、成本低廉,成为外企首选地之一。
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雷霆介绍,现在美国有90%以上的医药公司在中国寻找外包公司。到2008年,全球药品委托研发市场将达到280亿美元,其中每个药品研发投入10亿美元,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商机。
但这一市场同样也存在很多弊端,各个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各自为政、互相打价格战,导致市场混乱。于是2005年ABO在北京成立,目前该联盟的成员企业为16家。这一联盟将相关企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团体,改变它们用价格战恶性竞争的状况。
“其实,抱团的做法也只能约束少部分企业行为,而如何在行业中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在面对国外资金投入时首先保证‘不出现内斗’还是中国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位药品外包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