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引爆终端利润分成之争的南京医药,再次发力终端,以谋求更大的发言权。11月16日,南京医药发布公告,拟定向增发募集近6.93亿元资金用于建设物流中心、零售终端整合以及收购下属两公司的余下股权。
这次融资整合终端,南京医药暗藏着扩张的野心。南京医药拟对旗下几家优质公司实施海外上市;同时成立子公司,拟托管上海和郑州等地医院药房。
谋求子公司海外上市
“这次收购公司控股公司余下股份以及整合零售终端,都是公司出于优化资产结构,建立集成化供应链的考虑。公司希望通过这次整合,能够形成统一的品牌,统一的管理,提升整体效益。”南京医药助理总监陈若琴告诉《华夏时报》。
南京医药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5500万股,发行价为每股12.61元。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整合旗下零售连锁以及收购合肥天星、南京医药盐都公司股权等。
据了解,合肥天星、盐都公司为南京医药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商业终端客户已经超过一万余家,南京医药拟收购上述两家公司的剩余股权为28.41%和35%。其中盐都公司35%的股权为南京医药执行副总裁滕学武所持有,其为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南京医药为此次收购共支付了4775万元。
一接近南京医药的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盐都公司2006年销售额为6亿元,净利润500万元;而南京医药集团去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但净利润仅为2300多万元,其地位可见一斑。”
据了解,目前,南京医药已经将分布华东五省一市的1700余家自有门店划归于集团执行副总裁滕学武直接管理,其主要工作就是对各终端门店进行整合,目前该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据陈若琴透露,对公司旗下零售终端的整合,今年年初就开始实施了。为此,南京医药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司——南京医药国药医药公司,由其对各连锁终端进行整合,以便形成统一品牌,统一管理。
“事实上,南京医药旗下各连锁公司各自为战,整体效益不是太好。而且资源整合从来不是简单的,尤其是对医药供应链还无法形成绝对影响而又过于分散的现实情况下,难度更大。”上述知情人士说。
不过,南京医药这次内部整合还有另一层意图:就是通过整合实现旗下子公司海外山市。据悉,2006年,南京医药集团曾组织合肥天星、盐都公司和福建同春公司等的高层人员赶赴香港、新加坡等地学习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相关知识。“集团也曾考虑对上述企业进行香港或者新加坡上市,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操作日程。”知情人士说。
不过,对此南京医药证券代表朱琳表示,“下属子公司另寻上市,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划。”
复制药房托管模式
在整合终端的同时,南京医药也在积极参与南京市三级医院的药房托管,并图谋将其托管模式推广到上海、河南等地。
本月初,南京市政府计划将药房托管推广到三级医院,年底前,市属9家三级医院实施药房托管。
据了解,上述三级医院数量不是很多,但药品销售额却占到了当地6成以上的份额。作为当地最大的医药分销企业,南京医药政觊觎着这块肥肉,其竞争对手也是虎视眈眈。
陈若琴表示,“围绕‘三医’改革,凭借先前托管实践经验,南京医药会积极争取托管,以谋求更多终端效益。不过,目前就如何托管,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文件和政策。”
知情人士表示,“南京市原计划由南京医药托管三级医院药房,但是很多竞争对手都想参加,反对声音很多。目前南京市政府倾向于出资成立一个公司来实施托管。”
不过,在托管三级医院没有进展的同时,南京医药正在尝试将药房托管模式引入河南和上海两地,并且在上述两地成立了子公司,针对当地药房托管工作已开始展开。
南京医药表示,在未来5年内,预计将在全国各地成立数十家分支机构,把南京医药药房托管的品牌推向全国。目前包括南京市在内,南京医药在华东地区托管了148家以上。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南京医药成立了上海国药公司和郑州国药公司两个子公司,今年6月份就开始招聘药房托管方面的管理人员,现在已经开始运营。”
据了解,进驻河南之后,南京医药目前正在与郑州的几个军属医院谈药房托管的事情。
该知情人士说,“他们想药房托管当地医院,目前还没有传出实质性的信息,药房托管主要看当地政府的态度,除了南京市放开外,别的地方还没有相应的政策。”
记者从南京医药负责对外药房托管的南京医药药房托管公司了解到,目前南京医药已经在郑州与一些医院进行合作,但由于政策限制,还没有上升到托管的地步。据了解,对于药房托管河南省卫生厅没有出台相关政策,目前河南还不允许河南省卫生厅下属医院进行药房托管。
不过由于医院药房托管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因此上述两地的结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