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总理直言农民看病难的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爱心诊所”所长马文芳,今年又有了新身份: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赴京开会前夕,他告诉记者:不管我有多少荣誉,我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个农民,我会继续为农民说实话,为中国农民的健康说实话,反映农民心声。
马文芳代表今年57岁。1974年,马文芳从卫校毕业后,如愿当上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又变成了不拿国家一分钱的乡村医生。三十多年来,不管身份如何变化,他都始终坚持把病人当亲人、不让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钱的行医准则。为此,他还特意把自己的诊所改名为“爱心诊所”。
为了减轻患者负担,马文芳对所有病人实行“两不收一减半”政策:即病人就诊不收挂号费、检查费;伤残军人看病药费减半。除此之外,他还一直坚持义务为本村2000多名群众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为本村伤残军人和乡敬老院五保户免费送医送药。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农民自己的保健医生、健康“守护神”。除了附近村庄的群众,连一百多里外的群众也经常到“爱心诊所”看病。
近年来,随着“爱心诊所”的名气越来越大,马文芳也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乡村医生”“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据通许县卫生局不完全统计,三十多年来,马文芳先后为当地困难农民减免医药费用20余万元。迄今为止, 马文芳手里还有病人5万多元的欠条,而这些欠条的主人,有的已经过世。
尽管名气越来越大,但马文芳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2006年2月6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作为来自最基层的乡村医生的代表,马文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温家宝总理实话实说了农民看病难、乡村卫生所存活难、乡村医生生存难等三个问题,并希望加快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如今接受采访时,马文芳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河南省,截至2008年1月1日,全省有农业人口的157个县市区已全部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7000多万农民参加了这一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数已超过全省农业人口的九成。
“当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农村卫生保健投入不足,乡村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低、流失严重等,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作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将就这些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马文芳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