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制药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通通都在涨,这些都让平价药房倍感压力。据江苏商报调查了解,如今南京1400多家药店生存得都不好,一半处于微利状态,一半处于亏损状态。
吴秋林,南京金陵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最近,他一直在考察市场,寻找合适的地点新开一个药房。可转悠了好几个月,一点收获也没有。他发现,只要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药房,而且还不只一家。
“现在平价药房越来越难做了。”吴秋林感慨地说。他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他的药房每年都亏损100多万。而据记者了解,如今南京1400多家药店生存得都不好,几乎没有赚大钱的,最多一半的微利,一半在亏损。药房竞争日趋白热化,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药房竞争已经不亚于百货业的竞争。
平价药房艰难生存
“计划经济时代是我们日子最好过的时候。”吴秋林很是怀念6年前的日子。原来,过去开药店都是有计划的,只有拿到计划,并领取卫生许可证、经营合格证和工商营业执照才能开。所以,当时的药店很少,只有400多家,而且都是南京本土药房,大家相安无事。
2002年,医药市场放开,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的,都可以开药房。随即,不少平价药房杀入南京,如开心大药房、新主张大药房、药之都、湖南瑞源,等等。几年时间,南京的药店总数量则达到1400多家。
刚刚进入南京时,每一家都是豪言壮语:“我们今年内要在南京开20家店!”然而,几年过去了,平价药店纷纷减缓了扩张的步伐。据记者了解,最先在南京开业的开心大药房,一店的辉煌很快被二店关门歇业所掩盖,之后再也没有开出下一家店。
2003年3月,宝丰太平大药店落户南京。当时的经营情况非常好,日营业额在5万元以上,可好景不长,受到大面积管理和经营成本的压力,2004年,宝丰不得不缩减经营面积,从4000平方米缩减到1000平方米。而在仙鹤街的二店,生意十分清淡,日销售额只有几千元。最终,他们在南京开设新店的计划不得不搁浅。
来自湖南的芝林大药房于2003年10月进军江苏,目前芝林在南京总共有12家门店,此外还有4家以“新主张”冠名的药店也被芝林收购。江苏芝林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龚云坦言,他们经历了3年的亏损经营,去年终于实现略有节余。但2008在房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他们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为严峻。
龚总介绍,在落户南京之前,他们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了平价药店的巨大发展空间。“当时南京药价普遍偏高。”龚总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药品销售中间环节过多,在销售拓展、广告推广、公关审批等方面的费用都加在了药价上。另一方面,医药改革不彻底,“以药养医”的现象较为普遍,70%的药品销售要通过医院,药商拓展销路必须设法进入医院,加剧药价虚高。
一般的平价药店基本上都是开架式销售,顾客可自由选择药品;平价程度在国家核定药价基础上降低45%以上(这个标准是全国首家平价药房“老百姓”开创的行规);供货形式,有超过30%的药品是厂家直供形式;卖场规模,经营面积要超过1000平方米;在销售药品的同时提供健康服务,推广医疗保健知识。
就芝林大药房而言,药价甚至不到国家核定药价的50%,而大多数平价药房都是在国家定价范围内给予30%左右以上的优惠。
店址越来越难找
“药店要想生意好,品种齐全是关键,地势也最为重要。”一位做了20多年药房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
谁先抢占了好位置,谁就是赢家。据介绍,市场开放之前有明确规定,间隔500米以上才允许开第二家药房,但如今药房激增,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家药房。记者在后宰门附近看到,不到1500米的地段,就有5家药房,更夸张的是,月苑小区不到50米的地段就有3家药房。
南京金陵大药房总经理吴秋林告诉记者,如今各大药房都在抢着布点,只要有一个好的地方,大家都在抢,而且一些销售额好一点的地方,马上就有人跟进。“我们在湖西街开了一家药房,销售很不错,可才隔两个月,海王星辰就在旁边开了一家,听说还会有一家药房要开过去。”
此外,高昂的租金成本也让大家压力倍增。许多平价药房开在诸如新街口附近、五星级酒店楼下等地段比较好的地区,在这些地方租一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月租金都在10万元以上。业内人士分析,每天盈利在3500元左右才能消化房租成本,按照业内10%~15%的毛利率,每天销售额必须超过3万元,再加上其他成本,日销售额必须在5万元左右才能盈利。高昂的房租带来了沉重的销售压力。
“开心大药房中华路店开业几个月便关门了,与选址不当、房租太高有直接关系。”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