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医药卫生作为两会的焦点,备受关注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公布。“政府主导派”代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也对该改革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国家医改9套方案之一的北大方案主要撰稿人之一,李玲被外界看成是“政府主导派”的代表人物。李玲曾在2006年10月第16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35次集体学习上,就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行讲解。由于医改系列报道的原因,本报记者与李玲有过多次接触,就医改方案问题,也有多次交流。
“政府主导派”代表
作为“政府主导派”的代表人物,李玲一直是“全民医保”的拥护者,即政府投入应更多补贴医院以维持其公益性。
在医疗领域,医生和医院是天然垄断者,垄断着信息和技术,药品研发、生产也是天然垄断,再加上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激励机制问题,公共产品、外部性带来的问题,因此市场是失灵的,李玲说,必须有政府干预才能解决市场失灵。
“政府主导的意思是政府承担对全民的健康保障责任,通过政府力量,建立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保障体系。”李玲介绍。
李玲设想,政府应保留并强化一个比较完整的、层次分明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不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承担医学教育、科研和应急处理的职责,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这样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允许、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在监管上,政府主导责无旁贷,包括价格监管、进出许可、质量、数量的管制、反垄断、制定法律法规等。”李玲说。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李玲并不否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关键是政府如何作用,市场如何作用。”
政府之所以要介入医疗服务,更重要的考虑是公平。“穷和病是联系在一起的,越需要医疗服务的人,越没有支付能力,所以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应该是按需分配,而不是按照经济能力来分配。”李玲坚信这一点。
医疗保险良性运作
“无论是补需方还是补供方,能做到其中任何一个,都是迈进了一步,老百姓的医疗保障都可以有所改善。”李玲强调。
“补需方”,在李玲的研究中,就是建立良性运作的医疗保险制度。对医疗机构而言,如果按服务量进行偿付,服务越多报销越多,比如现在的医保基本是这种方式,那医院有信息优势也有积极性多提供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多层次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举办了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等社会保险项目”。李玲介绍,如果采取管理保健模式,必须把每个人都保足了,医院才愿意承担。而我国这些医保项目保障水平都还很低,医院没办法包。
当前医保对费用控制作用有限,是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重要原因之一。职工基本医保和公费医疗的人均年医疗费用是城镇无保险人群的3.0和4.7倍。即使按照职工基本医保水平办理全民医保,卫生总费用将达1.7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