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出厂的药品需带“电子身份证”——张贴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的条形码,并制定《入网药品目录》,这是记者昨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据了解,消费者通过网站、短信、拨打电话95001158或114,或使用监管码,便可查询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透露,此前广东等地建立的电子条码监管系统,由于不利于在全国推行,因此将会被取代。
今年首批《入网药品目录》品种为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及第二类精神药品等,这几类产品将在10月31日前完成赋码入网,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药品,一律不许生产,更不许销售。
据悉,去年10月1日,我国的特殊药品监控系统正式开通,目前全国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已实现了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