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名单,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全星药业有限公司、重庆华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医药企业上榜。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公布的首批创新型企业中,医药企业占到10%以上,显示出医药行业是创新研发的重要领域。而“创新型企业”的认定,不仅可为企业带来多项优惠政策利好,还将使这部分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带动产业升级。
行业景气向好
据统计,首批被授予“创新型企业”称号的公司中,除了已上市的三精制药、海正药业、华立药业、云南白药4家公司外,还有数家企业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拟上市的医药企业。据《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创新型企业”目前享受的主要优惠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联合下发《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主要包括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加速折旧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4项优惠。
尽管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上述优惠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是普遍适用的,并没有特别的地方,但本次正式确立首批创新型企业之后,国家将给予创新型企业多项优惠政策,包括科研经费支持、税收调整,可能未来会在信贷、研发资助等方面有更多的长期支持或者优惠倾斜,促使我国的医药产业逐步由国际原料仿制药制造基地向创新药物中心转型。
此外,随着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拉开帷幕,大部分医药公司业绩明显延续了一季度的良好发展趋势。据统计,从目前已经发布了业绩预告的医药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多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都在100%以上。在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36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实现业绩增长的达到28家,其中业绩增幅在50%以上的有22家,占半数以上。其中,经营性业绩增长在50%以上的有双鹭药业、恒瑞医药、康缘药业;经营性业绩增长在30%~50%之间的有国药股份、海正药业、东阿阿胶、丽珠集团、天士力;经营性业绩增长在0%~30%的有云南白药和华海药业。
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的浙江医药,预计公司2008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额为4.1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预增108倍左右。新和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达6亿~7亿元之间,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73.26万元。
据统计,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医药板块就领先大盘,医药行业的102只个股中有84只股票收益率超过大盘,累计涨幅超过22%,远超同期上证指数13%的涨幅。
有市场人士指出,上半年由于市场担心宏观经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大盘出现深幅调整,医药板块也跟着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随着半年报的逐渐披露,医药股业绩的快速增长将重新恢复投资者的信心,预计医药板块将在业绩增长预期较好以及医改方案即将出台等背景下,医药板块总体走势将延续强势。
板块继续受捧
医药类上市公司今年的中期业绩表现抢眼,明显地刺激了市场对医药板块的投资信心,这也是随后披露的基金二季报中出现的基金对医药板块青睐有加的主要原因。
从市场资金动向来看,在基金2008年上半年总体减仓的背景下,基金对于医药板块一直看好。数据显示,基金一季度净买入35.19亿元,二季度净买入22亿元,上半年总体流入医药行业的资金高达57.19亿元。
据天相投资对基金二季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139只基金共计重仓持有34家医药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总市值达171.6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了44.29%,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市值的比例为4.62%,高于医药行业流通市值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4.25%的比例,可见基金在二季度超配了医药行业,其中,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持股市值达到544.21亿元,占总净值的比例从一季度末的2.6%上升到了3.45%。
在上半年业绩尘埃落定之后,各大基金公司都将目光投向三季度和下半年。随着策略报告的不断发布,基金对于未来市场的看法正在明晰起来,医药板块“牛市大涨、弱市抗跌”成为很多机构的共识。据本报记者了解,机构普遍对医药行业持续高景气度的强烈预期。东方证券预测,今年整个行业的收入能维持20%以上的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7月底,共有30家基金公司发布2008年下半年或者三季度策略报告,医药板块成为基金看好集中度最高的行业。推荐的主要逻辑,一方面医药行业是下游消费品行业中景气度较高的一个行业,行业需求基本不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医改带来的消费扩容预期。
同时,亦有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医药板块受机构青睐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品提价。在价格拉动下,化学原料药板块成为医药行业最大的明星,VE涨价打造出新和成、浙江医药的业绩与股价同飙升,VC提价也将使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受益。广发证券分析师葛峥称,上半年医药板块的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尤其是原料药的贡献较大,“一些基础较低的原料药因提价因素获得高增长”。
有基金经理表示,长期来看医药行业是不错的选择。预计在增量投入和潜在需求释放的共同推动下,医药行业仍然会维持稳步前进趋势,展望未来三年,整个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维持20%~25%左右,利润增速保持在25%~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