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日前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陕西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批号为071001)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死亡。经调查,该企业共生产茵栀黄注射液26万支,已销往8省区。
卫生部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批号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北京晨报》10月21日)。
从鱼腥草注射液到刺五加注射液,再到这次的茵栀黄注射液,中药注射液近年来问题频出。问题当前,问责药企把关、政府监管,反思用药安全,都是应有之义。但我们对问题反思的视角、剖析问题的层次,不应仅仅停留在上述层面。笔者认为,相比其他药品安全问题,中药注射液问题需要单独梳理;对中药注射液市场进行重新洗牌,迫切而必要。
近年来,中药注射液在制药产业中异军突起,引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问题也一直饱受争议。在中药注射液使用问题上,不少专家一直坚持“能口服的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要静脉滴注”的态度。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周超凡20日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认为,尽管中药注射液有其优点,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在中药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较高;二是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三是不良反应发生范围大;四是不良反应累及多器官、多组织、多系统,一旦发生便后果严重。
但短短几年中药注射液的发展壮大告诉我们,专家和社会各界对中药注射液存在问题的忧虑和警醒,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唯发展为重的基调下,匆忙上马、跨越发展的制药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各地职能部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传奇。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底发布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力图在“安全性、有效性、必要性”3个方面提高研发中药注射剂的门槛,但具体到实行层面,这个曾被各界看好的标准更多时候成为了摆设。
我们没有因为中药注射液问题频出,而对其全面否定,我们只是期望,主管部门与企业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在一个个沉痛的事实面前,我们应以相关问题为契机,对中药注射液进行集体再规范:不惜以行业重新洗牌的代价,换取行业秩序的重建。这既是对各地政府和药企的警醒,也是对医药安全问题的深入梳理。最重要的是,要让茵栀黄注射液事件成为中药注射液问题中的最后一个。(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