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普药企业打造区域OTC品牌,商业公司进一步向第三终端市场渗透。
普药企业:品牌为王
普药在OTC、第三终端的惨烈价格厮杀已经让生产企业形同“搬运工”,几无利可图,但至少还可以养活工人,工厂设备还可折旧,银行利息还可以归还,企业还有希望,但政府为了规范医药体制,加强医药行业集中度已是大势所趋,医改中的“招标定点”立意已很明显,作为普药生产企业,尤其是没有终端队伍、没有品牌、没有强势品种、政策事务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必将有一大批的生存成问题,如何直面危机,是摆在这些企业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需解决问题:产品进不了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成为定点生产企业怎么办?或集中采购名单没有本企业的产品怎么办?
【对策】
1.调组织,跟政策:企业内部必须设立“政策事务部”或者提升市场部的地位,明确市场部“政策事务”的职能,直接向总经理汇报,配以合格人员,明确考核奖惩机制,使企业有专人研究国家医药政策,建立与关键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在必要的时候发出企业的声音,争取更多有利于企业生存的政策。近年来,不少企业将市场部或营销中心设在北京,意即在此。
2.定战略,育品牌:即使没能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或成为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单位,普药企业至少在OTC市场还是有机会的,必须开始系统思考OTC运作。企业可以做一些基础工作,例如确定品牌名、做好商标注册和保护性注册、企业名与商标名统一等,不妨与专业咨询公司合作。注意品牌建设初期应该以区域性传播为主,做成某一区域的强势品牌,有了成功经验,才好进一步扩大区域,不宜好大喜功,容易“赔了妇人又折兵”。
3.理产品:挑选出一个或几个产品、产品线重点发展,通过品牌传播,提升高毛利产品销售额,降低低毛利产品销售,首先砍去既没有高毛利、销售额排名又靠后的产品,辅之以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提升整体销售额的质量。
4.拉队伍,沉渠道:普药企业必须建终端队伍,渠道必须下沉,有几个注意点:
①区域:选择企业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第一年应该有1~6个,不超过8个,根据领导人的能力和企业资源来定,这样管理成本最低,费用投入可控。
②渠道:根据产品特性选择OTC及医院市场。因为是普药,OTC渠道可能比较合适,如果有好的品种,也可以选择医院渠道。在某一个区域,初期选择药店终端的数量不宜过多,忌随意撒网,不加选择,应充分调研,选择销售额大的优质终端。
③领军人物:新建终端管理体系必然会产生与原有体系的种种不协调,因此团队领导必须有成功管理团队的经验,为人坚韧,心胸开阔,诚实守信,能艺术性地解决冲突。
④团队构成:最佳配比是企业内20%,大学生40%,业务所在地成熟业务员40%,地区经理最好在业务所在地招聘,这样市场开发与上量最有效率,也便于管理。
⑤目标设置:医院渠道的初期目标不宜太高,第一年允许亏损,第二年允许持平,第三年赢利,之后企业将看到希望; OTC渠道只要管理得当,配以适当传播,销售额应该得到大幅提升,而首年利润不要指望能增加多少,第二年减少广告宣传,销售额继续增加,利润会大幅增长。
⑥市场保护:进行区域终端操作时,如果市场保护不好,外地货物流窜过来,又不能妥善处理,整个终端操作体系则危在旦夕。因此企业一开始就要做好各种防窜货措施,严格管控货物流向和市场价格、招标价格。
⑦培训:逐步构建培训体系,开始的时候由市场部经理和销售经理兼任培训师,辅之以外部培训系统培训,构建营销队伍正规军,提升战斗力。
5.控质量,抓研发:研发工作千头万绪,该外包的要外包,普药企业不可能从化合物筛选开始做研发,更多是合作与购买批文,因此要加强与研发机构的合作。条件允许的话,企业可以为好产品并购一些小企业,建设科学的研发激励机制,构建制度让市场部、销售部充分参与到研发工作中。
6.借外脑:普药企业由于薪酬低廉,往往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企业总也得不到提升。因此企业不妨痛下决心,不惜“血本”与一些优秀的医药专业咨询公司合作,让他们帮自己系统梳理、提升战略、品牌、产品、组织、研发等各方面的工作,为企业做出新的规划。经过初期项目磨合,如果感觉咨询公司是称职的,还可以发展为自己的营销顾问。咨询公司的选择应该多方比较,不应凭借熟人介绍或印象,优秀的咨询公司本身就有许多行业资源可以为企业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