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透露,修改后的医改意见将于近期下发,包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在内的五个配套方案也将同时公布。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即将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与2008年10月14日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不会有太大区别,但新医改方案中预期将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性更强。
卫生部日前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取消药价加成作为五大重点之一,已经在全国不少医改试点医院中着手推行。北京某三甲医院院长表示,广大医院将因此承受巨大的收入压力,在取消药价加成之前,医院期待政府出台详细的补贴方案。
新医改方案早已定稿
记者从消息人士获悉,新医改方案早已经定稿,离最终“面世”也只有一步之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于明德表示,新医改方案在今年两会之前公布是比较好的时点。而这一预测也得到业界普遍认同。
中信建投研发部研究员周鸣杰认为,即将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与10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不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具体方案中将会配以实施细则,目前已经在广东韶关等地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结出的经验也将为医改的推行提供借鉴。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新医改方案在面世之后,也很难在短期内马上推行,未来三年内,很可能将在多个省市内布置更广泛的试点,要在全国普遍推开估计要等到2010年之后了。
在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全国已经有多个地方开始了医改试点。其中,广东的深圳、韶关和湛江市等试点尝试取消公立医院百分之十五的药价加成。但医院收入将因此大幅下降,政府如何进行补贴一直是医院的担忧。
分析人士认为,从医改试点情况来看,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面临医院方的阻力较大,公立医院改革将成为医改推进的“攻坚战”,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医改方案在全国推行的步伐。
取消15%药价加成阻力大
周鸣杰表示,取消医院15%的药品加价,主要目的是打击百姓“看病贵”的灰色地带,将老百姓看病的钱降下来;但取消之后,不少医院将面临政策性亏损,甚至连正常开销都将受到影响,这部分还需要政府相应补贴。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推进医药收入分开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适当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部分大型诊疗设备偏高的收费标准。
周鸣杰预测,在解决取消药价加成后导致的医院收入难题上,政府的补贴占比应该更大,因为,如果从提高药事服务费、技术服务收费方面来弥补这部分支出,无疑将提高百姓看病的成本,再次导致“看病贵”。
据不完全统计,医院的总体收入中,药费收入几乎要占到半壁江山。日信证券研究员池东辉认为,一旦取消药价加成后,对很多医院来说,都面临亏损的风险,尤其对于本来就医人数就不多的中医院来说,日子更不好过了。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医院的药费差价实际上不止15%。李鹰鹏认为,根深蒂固的“以药养医”的现状更加剧了取消“存量”医院药品加价的难度,如果主要靠政府补贴,基本是补不过来的。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的管理人员表示,中医院的绝大部分科室都是以药品销售为主,药品收入占医院整体收入的比例也要比西医院普遍高很多,因此,取消药品加价对中医院的冲击要比西医院大得多,政府在制定补贴方案时也应该考虑中西医院的天然不平衡。
“增量”改革或将领先
卫生部内部人士透露,拟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将指明政府对公立医院增加投入的具体方向,包括住院医师培训、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补贴等。
长城证券研究员王茜认为,实际上,很多三级医院对政府究竟能补贴多少心里很没底,政府也尚未调查清楚医院的收支情况,因此在政府没有做出明确的对医院补贴方案之前,很多三级医院对取消药价加成的抵触情绪较浓。
于明德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方面也不会对所有的公立医院都下手,很可能是“增量”医院先改革,“存量”医院逐步改革,不太可能“一刀切”。
他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下的医疗机构在改革上更容易落实,原因是这些机构基本都是政府出资设立的,实施药费零差率要容易得多,而城镇职工医保覆盖的这部分“存量”医疗机构方面,则很难一下子取消加价。
王茜认为,由于很多基层医院竞争力弱、诊疗人数少,基本处于盈亏平衡附近,不少基层医院可能受益医改、接手部分二级医院的患者,经营状况或将改善,因此对政府的取消药价加成的政策抵触性不大。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鹰鹏认为,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目前的三级医院政府很可能先不动,对于二级医院,将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往三级医院转型,一部分很可能要往下压,转型为基础医院,剩下一部分可能会引入其他资产,产权性质也将发生变动。
根本问题在于中间环节
对于取消15%药品加价对不少医院造成的冲击,李鹰鹏认为,如果政府把板子打在医院、药厂或流通商身上,都是打偏了对象。
有多年医院从业经验的他表示,实际上,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要解决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存在的问题。一位医院人士介绍说,目前我国药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研发水平差距,目前仿制药占比较大,很多药品在质量、准入门槛上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药厂不得不花大力气拼营销,导致中间成本加大,这也为中间流通环节的膨胀提供了滋生土壤,而实际上,这一环节并不是医药流通链条的必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