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制药工业网】尽管新医改方案尚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中,但是有关新医改的争论却一浪高过一浪。近日,在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月度论坛上,来自新医改方案参与方、医院、药企的诸位代表,以“新医改能否终结旧顽疾”为主题,展开热烈探讨。
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困扰了国人几十年的老话题,在新医改即将出台的时候,再次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人们期盼着不用搬着马扎排队挂号,期盼着住院就有病房,期盼着不用再给医生送红包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面对人们的这些合理要求,新医改能否给出一剂良方?
本期交锋出场人物
刘国恩: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余晖: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尹佳:协和医院过敏中心主任
曾小峰:中华风湿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
郭波:老百姓大药房北京地区总经理
■争论点1
资金投入公立医院还是医保?
“加强医疗保险覆盖面”
刘国恩:要加强医疗保险覆盖面,要扩大、提高保障力度,要求医保机构能够强化支付能力,在支付技术上和手段上能够更加科学,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的机制。
[1] [2] [3] [4] [5] [6] 下一页
医改投入,应该投到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大幅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医改要加大供给投入不仅是医院还有医生。
“应该以公立医院为基础”
李玲:应以公立医院为基础,加上一体化的医疗体系,再加上信息化。从各国医疗制度演变过程已经可以看出,公立医院是最有效能够实现效率、公平和质量,医疗保障目标的。在短期内,财政投入既补供方、又补需方或是明智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则应建立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全民医疗服务保障模式。公立医院是有效的体系,因为它迎合了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尽管这次医改国家是双管齐下,既补供方又补需方,既建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又扩大覆盖保障,但我认为,在相当长范围内,保险很难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要保障所有居民的医疗,就必须得控制医院的成本,同时,由于保险覆盖面窄,如果让公立医院和保险博弈,其实又是一个费用水涨船高的过程。所以,有效的体制还是怎么给公立医院明确的定位,把钱能够直接投到公立医院,然后让它主动控制成本。
■争论点2
医保政府包办还是鼓励竞争?
“医保市场竞争太超前”
余晖:尽管支持医疗保险有市场竞争参与,但目前这个看法还是太超前,还不能纳入决策者接受的范围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