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6日新华社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份“意见”和业内紧密跟踪的征求意见稿基本相似,我们将着重讨论两者的主要的差异。
点评:
1.“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们的观点:提高医保的覆盖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将加大整个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的需求。
2.“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我们的观点:强调政府在医保中的主体作用。
3.“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我们的观点:“意见”中取消了以前定点生产的内容,并且“意见”指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采购价格”而非之前的“国家统一制定零售价”。因此省级人民政府的作用加强,地方龙头企业可能因此受益。
4.“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重点,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我们的观点:充分体现和谐社会,并且明确了补助的具体标准,体现了政府的作用。
5.“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我们的观点:明确了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公布和实行的时间限制。
6.明确“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我们的观点:新提出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要与以往不同,政府也认识到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需要一个过程。
总体而言,此次“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改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医保覆盖面,加大医改投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补助标准,这些都将为今后几年的医药及医器企业带来需求。需求最大增长的主要是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产品、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以及医药配送。当然由于招投标的存在,竞争激烈的药品价格存在下降的风险。我们依然看好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品种。